颗粒类型

全部
15条
图表
2条
机构
1条
事件
10条

检索条件

与 “陈红霞” 相关
共 15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的历史沿革与地理、经济、文化概况。
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景德镇市的戏曲事业,虽历经曲折与坎坷,但仍然是迈着坚实的步伐,不断前进的。
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照片
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照片
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949年,越剧流散艺人金香红、丰艳香等在乐平自发组织的“华新舞台”,于9月来到景德镇,集体加入毕家下弄的新新舞台,与京剧同台演出。与此同时,周路口的新民舞台也从屯溪请来了“京夹绍”的邹家班,1950年3月,这两家戏院的越剧演员合并,在新民...
6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5年11月赣剧团老艺人马火泉、京剧团主要演员张铭声、陈啸兰、采茶剧团主要演员刘尧生、越剧团的王桂英、王世玉当选为人民代表。赣剧演员陈桂英、彭德才和越剧演员陈红霞当选为市政协委员。
7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8年9月2日-10月2日江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南昌举行。我市京剧团演出《林冲夜奔》、《八仙飘海》、《一块手表》、《英雄杨春增》:赣剧团演出《混天起义》;越剧团演出《两户人家》、《鲤鱼跳龙门》;浮梁县采茶剧团(参加上饶专区代表团...
8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9年12月18日市、县各剧团分别填写“省、市、县艺术表演团体调查表”。其中的主要保留节目一项填写为:赣剧的《混天起义》、《卖水记》、《覆水记》、《渔家乐》、《苦菜花》、《红松林》。京剧团的《天波杨府》、《穆桂英》、《大英节烈》、《长坂...
9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1年12月2日-12月26日景德镇市戏曲剧团先后建立艺术委员会,并由市文教局统一颁发聘请书。市赣剧团由石花子、王典水、王耕梅、郑天凑、李友松、王元澄、彭德才、吴留义、胡经邦等委员组成;由邹秋太担任主席,程履芬、郑天凑担任副主席。越剧团...
10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1年12月14日景德镇市文教局举办1958年以来创作、整理、改编、移植优秀剧目的奖励,并制订、颁发了奖励办法。奖励办法中具体明确了参加评奖对象,评奖条件,评奖等级,评奖办法和评奖时间等项目内容。奖励分精神奖和物质奖两种;物质奖等级为:...
11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2年2月春节期间,举行景德镇市专业戏曲会演。市赣剧团演出的《女巡按》(根据田汉原作《谢瑶环》移植改编)荣获优秀导演奖(程履芬导演),司鼓胡南山,主胡王元澄荣获音乐奖,舞美设计李友松荣获舞美奖;主演王耕梅(饰“谢瑶环”),彭德才(饰“袁...
12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2年2月18日—21日市文教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市人委礼堂召开。出席1961年全市文教群英会的先进集体共52个,文化系统7个,其中戏曲界先进集体代表2人:越剧团陈红霞、市文艺学校马火泉。戏曲单位的先进个人有京剧团的张铭声...
13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3年6月11日《景德镇日报》刊登我市戏曲界推选为政协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名单有:刘靖宇、陈啸兰、陈红霞、郑天凑、赵爱珍、马金莲、曹达竹、彭青奎、彭德才、董明艳、邹秋太、韩湘文。
14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5年8月9日中共市委宣传部任免通知:吴文治调任市文教局戏剧工作室主任,胡经邦调任市文教局戏剧工作室副主任:陈红霞调任市第五幼儿园副园长。
15
知识出处: 景德镇市戏曲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7年5月23日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5周年,阔别舞台多年的著名演员董明艳、陈啸兰、王世玉、陈红霞登台献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