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酒泉” 相关
共 4616 条 72 / 308
1066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随着小康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两级文化网络逐步健全,组文化室逐步建立。
1067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建成鑫利广场、夜光杯广场、文化广场、肃园广场、汉武广场、新世纪广场等,为广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068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节日文化在“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期间,采取城乡互动、大型活动与小型活动相结合、政府组织、社会参与的方式,开展文化下乡、社火汇演、焰火晚会、花灯联展、歌咏比赛、文艺联欢、专场演出等大型文体活动。
1069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各乡镇文化站经常开展文艺调演、艺术节、农运会、书画展以及农业科技培训、婚育新风讲座等活动,宣传先进文化、传播先进科技、倡导文明生活。
1070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各社区均建有文化体育活动室。有社区图书室20个,总藏书量4万多册,其中2000册图书以上的图书室6个。
1071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每年组织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展览10场次以上,有个人展、多人联展、优秀作品比赛展、汇报展等。
1072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1990年起,常年坚持活动的农村业余艺术剧团有银达乡的银达村、余新村,总寨镇的西店村,三墩乡的二墩堡村,铧尖乡的小沙渠村,屯升乡的东二村、马营村,怀茂乡的黑水沟村、怀下村等9个。
1073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90年代,寻觅奇石、珍藏奇石、交流挖掘、研究宣传奇石文化的热潮在酒泉兴起,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1074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9年,按《普通图书标准著录规则》对图书资料进行标准著录,使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标引、著录工作步入正轨,完成标准化管理。
1075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酒泉共进行过1次重点调查,1次专题调查,4次全面文物普查工作。
1076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1956年3月22日,省文管会组织文物清理组与酒泉县文化科一起实地调查,在下河清农场和赵家水磨发现2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下河清农场、上坝野猪沟、总寨王家崖、城区东关发现4处汉墓群,在鼓楼、嘉峪关古城遗址发现2处古建筑。
1077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酒泉县博物馆刘兴义、闫开国等人对酒泉县境内长城进行了调查。
1078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1958年,酒泉县第一次文物普查。普查前,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武威文庙举办文物普查培训班,酒泉县文化馆的冯明义参加培训后,同甘棠泽于9月开始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文物普查工作
1079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1972年11月,酒泉地区文教局组织,各县文物干部与省文化厅文物处副处长王勤苔共9人组成普查队,由冯明义导引在县境内作了重点调查。
1080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 类型: 正文
1981年7月,博物馆的田晓、董秀荣、冯明义对以往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普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