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酒泉市” 相关
共 4358 条 290 / 291
4336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大风。是指瞬间风速大于17米/秒或8级以上的风。
4337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春寒和倒春寒。春季3至5月,气温持续偏低出现春寒;气温回升后又出现较长时间的低温形成倒春寒,即前暖后冷。
4338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气候、水文
干热风。是一种高湿低温并伴随偏东风的天气过程,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发生干热风后小麦一般减产5%至12%。
4339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土地资源
灌漠土分布在绿洲盆地较高处,面积869310亩,占全市土地面积5078033亩的17.12%,是农业土壤的精华,落淤熟化层深厚,多为轻壤,砂壤和中壤次之,河流下游为重壤,结构和理化性能良好,以粒状为主。
4340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土地资源
潮土类分布在泉水溢出的低洼地带。
4341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土地资源
风沙土是发育在风成砂性母质上的土壤,通层为砂或中间夹有胶泥层,结构松散。
4342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土地资源
红粘土剖面呈明显的红色,含盐较重,结构为粒状或碎块状,耕性差,易板结。
4343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土地资源
灰棕漠土,地表有一层黑色砾幕和碳酸盐聚积物,植被稀少。
4344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疾病
畜禽传染病 牛有牛炭疽、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破伤风、奶牛结核病等。马有马炭疽、布氏杆菌病、破伤风、喘气病等。骡有喘气病。驴有驴炭疽、布氏杆菌病、破伤风、喘气病等。骆驼有口蹄疫、破伤风。猪有猪瘟、猪丹毒、猪炭疽、口蹄疫、布氏杆菌病、破伤风、喘...
4345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其他
一、 北大河林带 建于1951至1960年,西起文殊沙河,东至20里马坊,全长25公里,造林面积近万亩。1962年保存面积5263亩,其中杨树1483亩,沙枣树3680亩,其它树木100亩。 西段林带 1951年、1958年委托给沿线群众代...
4346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其他
二、 茅庵河林带 建于1956至1959年,由城关镇组织机关、企事业职工和市民义务造林510亩。1958年造林5000亩,1960至1961年,大部分被砍伐。1980年后进行更新补栽,至1984年新植林木6万多株。1985至1988年又补植...
4347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其他
三、 总寨、上坝公路林带 全长21公里,原有杨树4万多株,1979年公路改线扩建时伐放,1980年后陆续补植二白杨、钻天杨20多万株,至1989年保存13万株,树高20米,胸径18厘米。
4348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其他
四、 下河清公路林带 1970年后伐放更新,1980年后补栽,建成二白杨林带5. 5公里,树高10米左右,胸径10至20厘米。
4349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其他
五、丁家坝公路林带 1965至1966年由城镇职工、市民义务建成林带12公里,植树72万株,后经多次补栽,公路两旁各植5行杨树和沙枣树,保存完整。因系砾石戈壁,部分已枯死,部分为小老树。
4350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 类型: 其他
六、酒火公路林带 1973年由城市职工、市民义务建成,长10公里,植树90万株,因缺水少土,生长缓慢,形成小老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