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37条
析出资源
31条
图表
1条
事件
5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鄧小平” 相关
共 37 条 1 / 3
1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出席代表1021人,代表1073万党员。毛泽东致开幕词,指出本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和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大会通过了主席团、秘书...
2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继续开会,议程包括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和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两篇报告均受到热烈欢迎。此外,大会主席团推选了13人组成常务委员会。
3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继续讨论刘少奇、邓小平和周恩来所作的三个报告,多位代表发言表示赞同。大会上,陈云同志就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后的问题发表意见。此外,多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团团长向大会致词,他们的讲话受到...
4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8日晚上,民锋厂的排印工人为了让全县人民及时了解“八大”的消息,连夜排印第二天要出版的“余姚报”。工人童敏飞在汽灯下聚精会神地排印“八大”开会的消息,坚持排好后再吃点心。印刷工人张剑威等人在凌晨4点开始印报,由于受到“八大”召开...
5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继续举行,代表们发言讨论党中央委员会所作的三个报告。大会一致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并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了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代表们表示完全同意刘少奇、邓小平、周恩来三同志代表中央委员会所作的...
6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了新的中央机构,毛主席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会议还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常设委员会成员、书记处书记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等。
7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中共肖东鄉总支,於10月中旬,組織全鄉137个党員,認真学習了“八大”文件。然后以分支部(9个)为單位分头学習。各分支采用了白天生產、晚上学習的方法,在三、四天时間中,学完了毛澤东同志的开幕詞、鄧小平同志关於修改党章的报吿和新党章。通过学習...
8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縣一中、二中和姚师等学校的教职員和学生,在当地党組織的領導下,掀起了学習“八大”文件的熱潮,学習后,全校师生進一步明確了祖國建設社会主义的光輝前途,从而激發了为祖國文教事業奋發工作和学習的熱忱;特别在学習了新党章和鄧小平同志关於修改党章的...
9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周恩来总理和贺龍付总理在十二日下午坐飛机回到北京。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間里,周恩来总理和贺龍付总理訪問了歐亞兩洲十一个國家,实现了尋求友誼、尋求和平、尋求知識的愿望,在新中國的外交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周恩來总理和賀龍付总理走下飛机以后,同等候...
10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十五日下午在北京降重開幕。黨中央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等出席了開幕式。大會主席廖承志在開幕詞中說:「這次大會的任務是:團結全國青年爲建設社曾主義的新中國而奮斗。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
11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已于廿五日下午勝利閉幕。中共中央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云、鄧小平、林伯渠、董必武、彭眞、賀龍、陸定一、薄一波、王稼祥、胡喬木等接見了全體代表。毛主席在接見時勉勵青年們團結起來,堅决地勇...
12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于九月二十日到十月九日舉行了第三次全體會議(擴大)。會議热烈討論了並一致赞成了鄧小平同志關于整風動的報告,陳云同志關于改進國家行政管理體制問题和關于農業增產問题的報告,周恩來同志關于勞動工资和劳保福利問題的報告。會...
13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鄧小平同志於今年九月二十三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届中央委員會第三次擴大的全體會議上所作的「關于整風動的報告」,十月十九日已在全國各地大報上刊登。鄧小平同志的這个報告,一共分為八个部分。
14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报道了多条消息,包括越南民主共和国新任驻华特命全权大使陈子平递交国书、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和总书记邓小平会见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代表团、以及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就“非洲自由日”发表声明等。
15
知识出处: 余姚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报道了毛主席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苏联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四十周年庆祝典礼后,乘喷气式专机回到北京的情况。文章介绍了与毛主席一道回来的代表团团员,以及他们在离开莫斯科时受到的欢送情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