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789条
析出资源
382条
图表
102条
人物
1条
事件
1222条
地名
2条
专题
80条

检索条件

与 “邵阳市” 相关
共 1789 条 72 / 120
1066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民国34年春夏之际,邵阳大部分地区不雨52天,潭宝公路沿线田亩尽皆龟裂,民间一直以树皮泥土充饥,以致胀毙及自尽而死者不可胜计。
1067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1955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境内分别出现夏、秋干旱,受灾面积55万亩。以隆回、武冈、洞口等县为重,隆回县因干旱减产稻谷1000万余公斤。
1068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1956年,境内普遍发生明显的夏旱,继而又有严重秋旱。洞口县高沙、黄桥等地出现夏秋连旱达130余天,武冈县6~10月降水量只有290.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3%。境内受旱面积233万亩,成灾面积175.7万亩,减产粮食 1.351亿公斤。
1069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1957年6月下旬开始,境内发生40~50天的夏旱,8月下旬开始,各地又相继出现持续60余天的秋旱,境内受旱面积181.9万亩,成灾面积112.2万亩,减产粮食1.088亿公斤。
1070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1959年7月初起,境内普遍有1个月的夏旱,从8月中旬开始,又有70余天的秋旱,受旱面积达139.3万亩。隆回县有一半以上的晚稻、秋杂作物受灾。
1071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1960年,年降水量除新宁、武冈、城步3县正常外,其它各地比常年偏少二至三成。年内有9~10个月的月雨量均少于常年。境内受旱面积达212.8万亩,成灾面积147.4万亩,减产粮食1.621亿公斤。
1072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1963年,从上年冬季开始境内少雨,一直延续到是年秋季。雨季内的降水总量普遍只有300~350毫米左右, 尔后又是夏旱加秋旱,有的地方还夏秋连旱。境内受旱面积239.4万亩,成灾面积151.6万亩,减产粮食2.199亿公斤。
1073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1964年,境内各地夏旱约30天,秋旱多在40天以上,长的达60天,使水稻减产,红薯等秋杂作物受旱。邵阳县1/3的晚稻受灾,干死红薯26000亩。
1074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1971年6月下旬,境内雨季结束后,除绥宁外,其它各地先是1个多月的夏旱,后又发生60~70天的秋旱,使 93.9万亩作物受灾,减产粮食7950万公斤。武冈县34条溪河有22条断流。该年秋旱之后又有冬干,11月至次年1月雨水连续偏少,这期间...
1075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1972年6月30日,境内雨季结束后出现70余天的夏秋连旱,基本上是塘干库尽,有些溪河断流。境内受旱面积 174.3万亩,成灾面积68.2万亩,减产粮食1.340亿公斤。
1076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1974年立春之后,境内雨水特少,3月份的雨量普遍不足35毫米,大部分地方无水翻田,延误了季节。雨季结束后,北部各地出现夏旱,而且与秋旱、冬干相连,旱期长达130余天;南部各地则秋冬连旱,干旱持续100天以上。境内成灾面积52万亩,减产粮食...
1077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1985年,从3月中旬至11月中旬,境内各地雨水持续偏少,春、夏、秋三季皆旱。4月中旬至5月下旬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六至九成。因缺水境内有19.7万亩早稻和13.5万亩中稻插不下。由于高温干旱,柑桔落果率一般为 95%,严重的达98%。境内...
1078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邵阳三、四月淫雨连旬,大水。
1079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清道光二十四年,邵阳鸡公潭水暴涨,坏田地和房屋无数。
1080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清道光二十八年,邵阳七月苦雨兼旬,邵水暴涨,是岁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