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编修” 相关
共 14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 类型: 照片
2
知识出处: 朱子与朱门后学丛论 | 类型: 照片
3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刘克庄(1187—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刘夙之孙,刘弥正之子,兴化军莆田人。幼承家学,崇尚程朱理学,为真德秀门生,宋宁宗嘉定二年以父荫补将仕郎,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嘉定十二年监南岳庙。嘉定十七年至宝庆元年...
4
知识出处: 大教育教朱熹 | 时代: 不详
尤袤,常州无锡县人,登宋高宗绍兴十八年戊辰科进士第,历泰兴县令、著作郎、秘书丞兼国史院编修、给事中、礼部尚书,官至太常少卿,立朝敢言,守法不阿。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齐名,称为南宋四大诗家,与朱熹有同年之谊,知交最深。淳熙七年提举江东,收到...
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薛叔似(?—1221),字象先,温州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人。永嘉学派开创者薛季宣的侄儿。以太学生任国子监实录,迁编修,历左补阙、将作监,出为江东运判、湖北运判、福建路运判等,累官至兵部尚书。 淳熙十五年(1188)六月,宋孝宗召朱子...
6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郑鉴(?—1179),字自明,福州连江(今福建省连江县)人,陈俊卿次女婿。少为太学诸生,与陈傅良交往密切。试进士不第,以释褐仕于朝。历官国子正、史馆编修、著作郎和台州教授。在朝以直谏敢言,屡抨击近习权幸如曾觌、王抃而著称。 淳熙三年(117...
7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江标(1860—1899),字建霞,号萱圃,江苏元和(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博学工诗文,尝刻《灵鹣阁丛书》,世称精本。
8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不详
石斗文:朱熹门人,字天民,浙江新昌人,登隆兴元年进士,曾任天台尉、临安府教授、枢密院编修、扬州通判等,列名《宋元学案·晦翁学案》。
9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9 | 时代:
李廷机,1542—1616,福建泉州府晋江人,字尔张,号九我,谥号文节。李廷机在殿试中夺得榜眼,尔后在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南京吏部、户部、工部等部门任职,政绩斐然,之后又在北京担任礼部右侍郎、左侍郎等要职;万历三十五年(1607)以礼部...
10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地域文化研究 | 时代: 不详
黄道周(1585—1646),福建漳浦人,字幼玄,号石斋,生于万历十三年(1585),隆武二年即清顺治三年(1646)因抗清不屈,就义于南京。黄道周38岁中天启二年进士,历任崇祯朝翰林院编修、少詹事,南明弘光朝礼部尚书、隆武朝内阁首辅等职。...
11
知识出处: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 时代:
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福建安溪人,清初著名朱子学家、理学名臣。康熙九年(167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参与平定三藩之乱,擢侍读学士,历官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通政司通政使、兵部...
12
知识出处: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 时代:
王兰生,字振声,一字信芳,号坦斋,直隶交河人。康熙三十五年(1696),李光地督顺天学政,王兰生应童子试,为李光地所赏识,遂拔为第一,补县学生。后李光地升任直隶巡抚,又将王兰生录入保定莲池书院肄业,教以治经,旁及乐律、历算、音韵之学。康熙四...
13
知识出处: 清初福建朱子学研究 | 时代:
李清植,字立侯,号穆亭,李光地三子钟佐子。雍正二年(1724)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雍正八年(1730),补右春坊中允,寻迁侍讲学士,提督浙江学政。乾隆七年(1742),奉旨分纂《仪礼》。次年,迁右庶子,擢詹事府詹事,充三礼馆副总裁,...
14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时代:
蓝鼎元(1675—1733年),字玉霖,别字仁庵,号鹿洲,学者称鹿洲先生,福建漳浦人。清世宗雍正元年(1723年),科举拔贡。历官广东普宁知县、潮阳知县、广州知府、内阁一统志馆编修等。著述有《东征集》、《平台纪略》、《棉阳学准》、《修史度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