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王海萍” 相关
共 15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省共产党员受到国共内战和国民党镇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委于1949年10月14日成立,郭白(林彪区)任福建省委书记,省委设在福州。1954年,福建省委迁到厦门,1976年又迁回福州。1981年福建省第一次党代会通过的...
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1927年福建地区中共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的情况。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福建党组织积极整顿和恢复,扩大党的组织力量,开展工农群众运动。同时,南昌起义军进入福建,福建党组织积极配合他们的行动,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协...
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1928年,中共在福建的龙岩、平和、上杭、永定和崇安等地发生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武装暴动,旨在反抗国民党统治。这些暴动涉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由中共党组织领导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最终多数暴动仍以失败告终。
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闽西城市工人运动复兴、工人运动委员会、工会建设、红四军、苏维埃政权、围剿、厦门劫狱斗争、游击斗争、莆田红军游击队、斗争低潮。
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委决定武装破狱,营救被关押在厦门监狱中的战友,特别委员会组织特务队进行劫狱行动,成功营救40多名难友,带至闽西革命根据地。国民党震惊并实施戒严,但未能查获犯人。
6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执行李立三和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福建地区党组织错误评估革命形势,冒险进行城市暴动和飞行集会,在农村和白区展开冒险斗争,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挫折。因此,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对“左”倾错误进行了纠正,并号召全省党员团结起来,反对“左”倾路...
7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1929年党的六届二中全会强调城市工作重点,但省委因“左”倾错误高估革命形势,冒险提出“全省总暴动”任务。然后在李立三的主持下继续“左”倾冒险主义,导致红军遭受挫折,各地政权遭受损失。1930年9月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错...
8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1931年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以及福建省委在其决议指导下进行的“左”倾冒险斗争,以及由此导致的损失和暴露。闽西苏区内部肃反运动的展开及其严重后果,以及经历的纠正与总结过程。闽北苏区根据鄂豫皖苏区的“肃反”文件展开行动,结果和曾洪易的反...
9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讲述了福建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历程,包括报刊和广播电视两个部分。
10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人民代表大会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闽西地区的农民起义和革命活动。
11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照片
12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 | 类型: 军事机构
1930年3月,根据闽西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决议,闽西各县赤卫队集中改编为红军第9军。军长邓毅刚,政治委员高静山(后邓子恢),参谋长郑益(邓〓),政治部主任陈正。辖5个团。龙岩、上杭、永定、连城、武(平)北及汀(州)南赤卫队依次编为第1至...
13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27年10月和12月,党中央给闽南、闽北两个临委连续写信,要求两临委在年内合并组成临时省委。 12月4日至5日,两临委在南靖召开福建各县负责人联席会议,选举产生福建临时省委。陈明、陈昭礼、罗明、林熙盛、王海萍、蔡珊、李联星、葛越溪、陈...
14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1928年9月,在中央巡视员的帮助下,省临委召开紧急代表会议,正式选举产生福建省委。党中央考虑到省委一旦发生意外、领导入不能行使职权时即刻有人负责,批准刘乾初任书记,刘乾初、谢汉秋、陈昭礼为常委,刘乾初、谢汉秋、陈昭礼、陈真仔、林香仔为委员...
15
知识出处: 福建省志·共产党志 | 类型: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根据党中央暂不恢复福建省委,改设厦门、福州两个中心市委的决定,在中央巡视员姚仲云的帮助下,厦门中心市委于1931年7月17日正式成立。从1931年7月至1936年4月,先后担任过书记的有王海萍、许依华、许包野、曾铁、余南。担任过常委的除以上...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