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海阳县” 相关
共 570 条 35 / 38
511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5年10月1日以初龙嘉、马连波等人为首,成立了海阳县建国后第一个羣众自发组织的文学团体——“海花文学社”,共有社员32人。之后,相继成立的文学组织有:海阳一中的、“小荷”文学社、“小溪”文学社;山东二轻纺织实验厂的“无花果”文学社等。...
512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5年海阳县文化馆组织的歌舞演出队在赴烟台市参加创作音乐、舞蹈会演中,载誉而归。之后,《端阳晨曲》还参加了省文艺会演。
513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5年12月30日至1986年1月6日,海阳县京剧团参加了烟台市举办的第二届专业剧团青年演员比赛。演出剧目有:《锯大缸》、《白水滩》。在比赛中,荣获精神文明奖;优秀集体表演奖。李秀云获演员表演二等奖,辛明全、高晓利获演员表演三等奖。
514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清代、民国海阳县皆未设专司文化艺术的管理机构。清朝由教谕署兼管教化,礼房设书吏2名,办理文教公文。民国初年取消教谕署,迭更为劝学所、视学所、教育局、第五科、教育科,均兼理文化工作。
515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民国18年(1929年)海阳县 设通俗讲演所,置所长1人,讲演员2人。同时设立民众阅报处及图书馆,均设管理员1人。次年取消通俗讲演所、民众阅报处、图书馆,设民众教育馆。
516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民国30年(1941年)5月海阳县抗日民主政府设教育科,置科长1人,科员2人,下设教育巡回团。巡回团设团长、宣传、书报服务、教育干事各1人。次年,增设民众教育馆,置馆长、组织干事、行政干事、文书各1人。
517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民国34年(1945年) 海阳县教育科增设科员1人,取清巡回团、民众教育馆。此时,科务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两部分。
518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45年建国后 海阳县政府设文教科,主管文化教育工作,置科长1人,科员5人,会计1人。
519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55年12月海阳县设文化科专管文化。
520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1年春海阳县文化科、教育局合并为文教局。
521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67年11月15日撤清文教局改为文化组,置正、副组长各1人。
522
知识出处: 海阳县文化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4年海阳县改文化组为文化局,设局长、干事各1人。1985年局内设文化艺术股、行财股。
523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0年7月海阳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姜万寿任书记。
524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2年7月底根据山东省委指示,张静源在海阳县新庄头村重新组建了中共莱阳县委,张静源任书记。
525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4年7月中共海阳县委成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