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洮州” 相关
共 9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军事事件
民国3年(1914年),白朗义军入洮州,临潭部分百姓为避战乱,徙居于卓尼县境内。境内大峪沟口各村的大部分汉族都是同治年间和白朗义军入洮州时从临潭新城、扁都等村徙居此地的。
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军事事件
民国18年(1929年)马仲英率部进入洮州,临潭部分百姓为避战乱,纷纷徙居卓尼洮河南岸各村。还有部分地区为了逃避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抓壮丁和灾荒,使大量汉、回民众徙居卓尼县境。另有临夏地区的汉民大量迁徙此地,成为境内汉族人口的重要构成部分。
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一月七日,奉甘肃省巡警总局之命,洮州设立警察局一所,州署照磨任警长,隶属洮州厅。
4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历史事件
唐初,撤临洮郡,设洮州,废洮阳、洮源,设西仓州,不久即裁,并入洮州
5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 类型: 民俗文化
临潭县城的元宵节“万人拔河”赛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万人拔河”赛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汉、回、藏民族,参加人数近十万余人,其场面之壮观,令人赞叹不已。活动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晚上举行,每晚三局,三晚九局。 《明太祖实录》记载:“...
6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 类型: 民俗文化
洮州十八位龙神赛会也叫洮州民俗文化节,每年端午节期间在临潭县新城镇举行,也叫端午祭,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端午民俗,它在洮州地区已经延续近600年。洮州十八路神庙中供奉的龙神,都是历史上有过官位的人物,而且还被朝廷敕封为神。也就是说,这十八路神庙...
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其他
洮岷古道是贯穿县境东西途经最长的一条主动脉,也是境内使用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古道。
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其他
南从古汎潭治所阳坝城起,北越达架暗门,经牛头城入板藏沟,又越官洛暗门至恰盖寺,又北翻山至康多水磨川寺,越花崖山出麻山关至景古城与狄道一一河州道相接。
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其他
狄洮道是古代洮州通往狄道的古道,分东西两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