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8条
作品
8条

检索条件

与 “沈瑞苓” 相关
共 8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 类型: 艺术
《刘伶醉酒》评剧传统剧目。内容为民间流传的“杜康酿酒醉刘伶”神话故事。1957年在挖掘戏曲遗产时,郑锡伍对原本进行整理,删除“二十四仙”、“大出殡”、“杨氏扇坟哭尸”、“刘伶散像”等封建迷信的情节,着力突出魏晋名士刘伶佯狂不羁的性格和喜剧特...
2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 类型: 艺术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别名《美凤楼》、《风雪配》。评剧传统剧目。沈瑞苓整理改编。整理本丰富了思想内涵,成为一出抒情讽刺喜剧。1962年长春市评剧团演出。
3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 类型: 艺术
《女教师》现代评剧。编剧沈瑞苓、王肯、张云艳。剧本表现青年女教师李青兰放弃舒适的城市生活,志愿到艰苦的边远山区当小学教师。在山区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她克服重重困难,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这是评剧在全省最早表现知识分子的剧目,情节生动...
4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 类型: 艺术
《江风记》评剧新编古装戏。沈瑞苓据冯梦龙《醒世恒言》中《吴衙内邻舟赴约》编写的一出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要人物的喜剧,情节生动风趣。戏中吸收了东北民间巫舞,还运用了古代宫廷“走绳号脉”夸张手法,诙谐幽默,增强了喜剧效果。长春市评剧团1957...
5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 类型: 艺术
《白衣案件》现代评剧。沈瑞苓等据小说改编。内容描写公安部门侦破潜伏的女特务的故事。长春市评剧团1958年演出。因配合街道肃反运动的开展,连演52场。张桂霞扮演女特务。以“表演生活化”受到好评。
6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 类型: 艺术
《武则天》评剧,沈瑞苓据郭沫若同名话剧的有关情节,吸取京剧《则天娘娘》重要关目改编。情节波澜起伏,气势壮阔。人物众多,行当齐全。武则天的唱腔汲取京剧〔慢板〕结构特点,揉进反二黄和影调旋律,念白近似历史话剧朗诵体,对拓宽评剧戏路和丰富评剧正旦...
7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 类型: 艺术
《不准出生的人》评剧,又名《奴隶的新生》。沈瑞苓据同名话剧改编。全剧表现西藏山南地区解放前后母女两代农奴的不同命运。母亲央金受尽农奴主的摧残和迫害,20年后女儿尼玛挣断了农奴制锁链,获得人身自由。长春市评剧团1964年演出。导演李俊贤、杨海...
8
知识出处: 长春市志 文化艺术志 | 类型: 艺术
《公主与奴隶》大型评剧。张国荣、沈瑞苓编剧。描写蒙古族部落达尔罕王有女名响铃,美丽聪颖,武艺超群,受到草原各部族贵族青年的爱慕。但响铃与青年奴隶迪龙自幼青梅竹马,意笃情深,被王公贵族视为大逆不道。迪龙被害身亡,响铃自刎殉情。1981年由长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