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武宁县” 相关
共 1631 条 106 / 109
1576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艺术
民歌。又称“小调”,其音韵柔和,节奏锋快,适宜于舞台演出或行灯对唱,可配管弦乐器。 民歌的来源甚广,有的是从山歌转化,有的是外地输入,也有的是土生土长。如《闹五更》、《十二月飘》、《孟姜女哭长城》、《洛阳桥》等,解放前就编有唱本出售,不属本...
1577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艺术
又称思凡锣鼓,很久以前就流行在棠厦、巾口一带,为民间婚寿喜事及元宵玩灯,八月朝香的锣鼓,由笛子、大锣、丝锣、马锣、大钹、云鼓、边鼓组成,云鼓边鼓一人,是锣鼓指挥。曲牌有新三捆、老三捆、扑灯蛾、四面青。三阴三阳、长流水等三十多个。音韵和谐、悠...
1578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艺术
又称《提子戏》,活动在我县石门楼一带,每套箱担由三到五人组成,有三十到四十余个锦衣绣衲的木偶,悬挂后台,木偶之头面,可以调换而成舞台上的各个不同的人物。玩木偶者,站在围幕后,提动木偶的关节吊线,使木偶能起步、就坐、招手、踢脚、摇头、晃脑,并...
1579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艺术
清末民初,由河南客家迁入我县时带来,活动于巾口、箬溪等地,以牛皮或厚纸剪成各种侧面人兽,投影白幕而成故事戏文,多演《西游记》中节目。
1580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艺术
俗称油鼓筒,又称唱道情。表演者手持竹筒绷上猪油膜或蛇皮做成油鼓筒,手持一竹筒和一竹板,按节拍发出冬冬咯咯的声音,口唱民间唱本,多由盲艺人在小集镇上演唱卖艺。
1581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艺术
武宁采茶戏是江西四大地方戏之一,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流行于赣西北及鄂南一带,为群众喜闻乐见。采茶戏(俗称“茶戏”)由“采茶歌”演变发展而成。早在唐宋年代,由于武宁、修水地处幕阜山脉,盛产茶叶,‘每年阳春三月,成群的采茶男女,纵歌于万绿丛中...
1582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景物
旧志载:“郑郊,字子通。襟朗清旷,志行纯洁。慕周茂叔为人,凿池种荷花以为乐。每天气清爽,纵鸳鸯池水中,往来披拂,五色相乱。郊饮酒赋诗其间,倏然有尘外之想。郊与山谷及清上人,为忘形交,山谷访清上人,过郑郊草堂,相传为草堂山人。” 宋元丰六年(...
1583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景物
武宁县城东侧飞风山以形似飞凤取名。原为层林幽深的风景区,山不甚高,俯瞰修江,水光山色,蔚为壮观。曾建有东林寺。前人有《东林寺晚眺》诗一首:“佛天随喜罢,联袂出禅扉:鸟宿寒林坞,渔归旧钓矶。波光含暮霭,山色射余辉;相顺皆相识,何当赋采薇。”
1584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植物
武宁县清末民初输出最多的药材,大桥北屏山大面积种植。清同治《南昌府志》土产一草之属中载:“芎,味香,可和茶,出武宁山中。”依此考据,芎之引入我县约在道光之后,同治之前(公元1824一1874年之间)五十年内,距今160余年。民国时期,年收...
1585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植物
白花茵陈,又名野荆介。野生,主要分布于大桥、莲花、船滩、石门等地。解放前产量不详。解放后,年产量达万斤,除自用外,输往东南亚各国。
1586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植物
原来武宁县有少量种植,1969年以后,扩大种植面积,年产量万余斤。
1587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植物
主要分布于石门、罗溪、甫田等地,系野生,年产量达4万余斤。
1588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植物
1975年由江苏溧阳引进,在石渡、船滩、幸福、罗溪等地试种。亩产200余斤,年产量达1.2万斤。
1589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植物
1976年由浙江东阳县引进,在石渡、船滩、幸福、罗溪等地试种成功。现已扩种150余亩,年产量2千余斤。
1590
知识出处: 武宁县志 | 类型: 植物
1976年由四川运苗4万株移植在安乐林场及罗溪仙果山等地。长势良好,近年已有少量供应。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