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栖霞县” 相关
共 669 条 42 / 45
616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 类型: 政治事件
1995年12月撤销占疃乡,其区划并入亭口镇;撤销刘家河乡,其区划并人栖霞镇。
617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 类型: 经济事件
1993年10月,县内各支局开通自办汽车邮路,邮件一律不再由委办汽车运输,从而结束了长达几十年邮件由委办汽车托运的历史。(注:苏家店支局的进出口邮件,由邮运员小庄支局接发,每日往返)。自办邮路有三条,第一条由县局至大柳家、唐家?白、桃村、铁...
618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 类型: 社会事件
1986年,栖霞县农村投递实行“农村投递排单”制度。
619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 类型: 政治事件
1984年栖霞县成立教育局党委、教育局办公室。
620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 类型: 政治事件
1993年,栖霞县在全县机构改革中,各乡镇成立教育指导中心,负责指导管理乡镇教育教学工作,编制10人左右,有正、副主任各1人,各类教育视导员、会计等各1人。
621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 类型: 经济事件
1990年12月,县财政拨款50万元存人工商银行,作为教育奖励基金,教育奖励基金当年利息为本年度教育奖励基金奖,每年教师节前发放,这样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学生奋发读书的积极性。
622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7年栖霞县小学增设劳动课。
623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9年秋,栖霞县实验小学与大庆路学校小学部的三年级增设英语课,栖霞县各小学正式启用思想品德课本。
624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9年栖霞县教育局规定,新生入学后,要填写“学籍卡片”,除丧失学习能力外,小学生不准退学。
625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9年6月,栖霞县教育局决定从1989年下半年起,除按普通教育规划招收7周岁以上儿童入学外,从6周岁儿童中招收50%左右入学,
626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 类型: 文化事件
1994年,栖霞县小学取消留级制度,小学生毕业后直接升入初中。
627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 类型: 文化事件
1994年,栖霞县全县小学开始开设微机课。
628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 类型: 文化事件
1995年,栖霞县全县小学执行国家教委调整后的九年义务教育“五四”学制全日制小学课程设置。
629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 类型: 文化事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遵照上级指示,为尽快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时期四化建设的需要,栖霞县对中学教育进行全面整顿,收回18处社办高中改为公办,城镇高中更名为栖霞县第一中学,定为地县两级重点中学。原二至十一中学的序号不变,改小庄高中...
630
知识出处: 栖霞市志1985—1999 | 类型: 文化事件
1980年秋,栖霞县在县城工业区建立大庆路学校,内部设小学部、中学部(高中)。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