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李瑞和” 相关
共 23 条 2 / 2
1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三十辑 | 时代:
蔡祚周,字君旋,号幼石,漳浦县城金芳社人,进士蔡而烷子,明御史李瑞和女婿。康熙十一年(1672年)选贡,官至福州府教授。
1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十四辑 | 类型: 景区
“李老爷”后裔的花园 明末崇祯六年(1633年)进士李瑞和,号宝弓,任御史,入清不仕,人称“李老爷”。其第四子延丰,生孙延眼、开禧、启美,均为康熙年间监生,建花园式住宅于后沟巷,俗称大埕内。至民国期间,其后裔尚保留部份奇石花木,其地今为东...
1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景区
府第在西街中段,坐西向东,为三进三开间建筑。大门临西街,有两只青石抱鼓,抱鼓于圆鼓处镂透,成古钱状,中为方孔,周围有4个扇形孔洞,独具一格,颇有特色。此府原称“保滋堂”,后为奉祀李瑞和次子李延亨的祠堂。
1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景区
叶谐,叶厝巷人,叶穆弟。成化十六年(1480年)岁贡,官同知。因同知之职相当于唐代的司马,故称其府第为“司马第”。叶谐精通堪舆,有与涂纯为新路林氏择造“睏牛”祖墓的传说。此屋后为西街李瑞和长兄李赞皇的祠堂。
2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景区
府第在东埔巷内,坐北向南,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大门有青石抱鼓,前面有大埕。府第称“绣衣第”,因李实蕡授职检讨(从七品)后,曾以资历依次补缺,荐为御史(正七品),御史别称“绣衣”,所以,后世称其府第为“绣衣第”而不称“翰林府”。另一说,此为其高...
2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景区
在东埔浸水祠堂后面,坐西向东,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原为李瑞和父李长庚的宅第芝醴轩,后为奉祀李长庚、李瑞和父子的祖祠。祠前近城垣,大门前不便于竖立旗杆,所以御史李瑞和的石旗杆夹立在祠堂后面,有点象《西游记》中孙悟空斗杨戬时所化的后有旗杆的庙宇,...
2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 | 类型: 景区
在西街中段,坐西向东,原为御史李瑞和府第,后为其次子李延亨的祠堂,称李家祠。大门有两只镂雕成“古钱窗”的青石抱鼓,天井中有一株古老的茶花。
2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二十七辑 | 类型: 建筑
墓建于清康熙间,灰质大墓。据传,修墓小工是自愿助工的,只要到墓地,挑着很少的土或找个地方坐,就可吃饭、吃点心,没人管你做多少工。所以,漳浦有句俗谚:“李老爷官工做不煞(停),骨头拚狗”,意为变成好吃懒做的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