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招远县” 相关
共 624 条 11 / 42
151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水经注》云:上谷县史《侯相碑》载:侯氏出文苍颉之后,商、周各以侯为氏。《风俗传》云;侯氏即侯爵,周代之封官,因失其爵,其后人以官命姓,故为侯氏。
152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唐世系表》云:白氏出于姬姓。乃康王姬钊的庶子,名虞仲,封于白地。其后人以封地而为姓,故为白氏。
153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路史》云:古皇伏羲氏之弟,日骨氏,名帝达。其裔孙名子期,帝乙被封于太原之郝地,后子孙以地为姓,曰郝骨氏。至商,因郝地为郝骨氏之发祥地,故为郝氏。
154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广韵》云:孙氏本姬姓,出自周文王子——康叔,被武王封于卫,为卫国开国之君。传至卫武公,生公子惠孙,惠孙生会耳为卫国上卿,食采邑于戚。会耳生武仲,亦曰孙仲,其子孙以卫王公子惠孙字为氏,故为孙姓。
155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秦氏本出于姬姓,周武王克商后,封姬旦之子伯禽为鲁国开国之君。其裔孙为鲁大夫,食采邑于秦地,后人以先祖封邑为姓,故为秦氏。
156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唐世系表》云:韩姓在“三代”前就有。古传尧时有仙人韩终子,故以此为姓。《澍按》载:韩氏出昌意之后,是传说中的黄帝之子。黄帝娶嫘祖为妻,生昌意,居于若水;娶蜀山氏之女昌仆,生商阳氏(即颛顶)。武王克商后封古帝王后裔于韩,其后人以封地为氏,故...
157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王氏多出于太原、琅琊两地,均为古代帝王之后,以先祖为王而名姓。如,周灵王太子之后;毕公高之后;战国时信陵君之后均以先祖居王位,而以爵命氏,为王姓。商朝比干,本系纣王叔父,官居小师,因屡次劝谏,遭纣王杀害。因其裔人是王族后人,故以王为氏。周文...
158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急就篇》云:原氏本姬姓。周文王第十六子,以伯爵封于原地,为原伯。其地为晋所灭,其子孙迁入冀,后人以先祖封地为氏,故以原为姓。
159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温氏族谱》载:温先祖始于己姓,系黄帝之后。子爵唐叔虞之子,受封于河内温地(今河南省温县西南),子孙以封地为氏,故为温姓。
160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姓谱》云:潘氏本姬姓。周武王灭商后,采取“封藩屏周”政策,以宗法血统关系封同姓子侄辅周室。为此封其侄季孙,食采邑于潘,裔人以封邑为姓,故为潘姓。
161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李氏是大姓之一。古时以官而得姓,《左传》中说:“官有世功,则以官族”,李氏就是以官而命姓的。李姓远在夏朝以前即为狱官之长,其族人世为理官(即司法官),囚以官爵命姓为理氏。因李、理二字义同,古时又通用,至商末周初,理氏始改为李姓。
162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广韵》云:陈氏本舜帝后人,姓妫。《陈度碑》云:周武王克商后,封先帝舜的后人于陈,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受以公爵,并以元女大姃配陈胡公。公元479年为楚所灭。其裔人以封国得姓,故为陈氏。
163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车姓始于西汉,源于长安。汉丞相田千秋即车氏始祖。公元前140年,田千秋为汉武帝丞相。昭帝继位仍留为相。田因年迈上朝步行艰难,昭帝特恩赐其可乘车出入禁中,人称车丞相。其子孙为念先祖之荣,故为车为氏。
164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于氏本姬姓。古时作邘。周武王克商后封其次子为邘国诸侯,都城邘台镇(今云南省安宁),其子孙以国名为姓,后去右耳为于姓。至明朝万历年间,于氏一支又由文登县大水泊迁居招远石对头。
165
知识出处: 山东省招远县地名志 | 类型: 正文
战国时期的赵国,建都于邯郸。都城西北十里处,有马服山。公元前270年,赵惠文王之子赵奢,官为司徒。秦国派大将胡阳,攻赵国〓与,赵奢率师大破秦军,因战功赵惠文壬封奢为马服君。其子孙以其祖官爵首字为氏,故为马姓。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