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德安县” 相关
共 1505 条 65 / 101
961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12年(1923)6月,实行国共第一次合作,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
962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14年(1925)11月,德安成立中国国民党德安县区党部。
963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15年(1926)9月,共产党员杨超(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在德安和星子交界处的仙姑殿,主持召开德安县第一次国民党党员大会,撤销中国国民党德安县区党部,成立中国国民党德安县党部。推选执委7人,其中有共产党员袁亚梅、扶国权、余松亭、杨丕显...
964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26年11月,国民党德安县党部在县城文昌宫召开第一次国民党党员代表大会,重新改组了县党部。改组后,由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当时叫跨党分子),在县党部担任主要职务的有袁亚梅(常务委员长)、熊锄辛(组织部部长)、扶国权(宣传部长)、...
965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27年7月15日,汉口的国民党汪精卫举行“分共”会议,因而国共两党彻底决裂。国民党开展全面的“清党”,将德安境内具有国民党身份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作了清除,剩下党员162名。
966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17年(1928)11月26日,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委派萧文楼、王纯祖、邱律清、胡兰锦、袁兴煦、丁诚等6人任国民党德安县指导委员会委员(简称指委)。
967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18年(1929)八月,经选举,胡兰锦等11人为国民党德安县指导委员会委员,黄公石等5人为监委。县以下建立三个区党部,每个区党部建3个区分部。同年8月8日成立第一区党部,下属区分部:一区分部7月27日成立;二区分部7月29日成立;三区分...
968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15年(1926)7月中旬,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南昌地委利用暑假,令外县团员回乡发展团的组织,当时在南昌第一师范读书的裳亚梅回故乡德安,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发展5名团员,建立德安团支部,支书由袁亚梅担任,隶属南昌团地委领导。
969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30年11月后,德安共青团组织遭受破坏,工作停止。
970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3年3月2日至5日,在德安县城召开全县第四届(建国后首届)团员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35人,大会总结建国3年来的工作,选举团县委组织成员。全县有团支部74个,每乡建立团支部,区团工委6个,团员1096人。
971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4年3月26日至28日,召开全县第五届(建国后第二届)团代会,到会代表101人,会上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结一年来团的工作,选举团县委委员10人,书记1人。当年底,有区团工委6个,团支部76个,团员1300人。
972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5年2月,召开全县第六届(建国后第三届)团代会,到会代表114人,其中女代表22人,会议总结检查1954年一年来团的工作,表扬六个模范团支部,25名模范团员,选举团县委委员9人,书记1人,全县建立团支部82个,区团工委6个,团员186...
973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6年4月10日至12日,召开全县第七届(建国后第四届)团代会,到会代表97人,其中女代表16人,选举团县委委员15人,书记1人,副书记1人,并成立常务委员会,设常委5人。撤销团区工委,建立22个团总支(乡建总支)、132个支部,共有团...
974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8年1月26日至2月1日,召开全县第八届(建国后第五届)团员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50人,其中女30人,选举团县委委员13人,书记1人,副书记1人。到年底止,团支部134个,团员2870人。全县12个人民公社和两个垦殖场均建立团委。
975
知识出处: 德安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9年3月10日,召开全县第九届(建国后第六届)团代会,到会代表180人,会议贯彻党中央八届六中全会和团中央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更大跃进”。选举团县委委员15人,常务委员5人,书记1人,副书记1人。全县有支部134个,基层团委14个...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