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彭泽县” 相关
共 1095 条 65 / 73
961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建筑
余家堰水库位于县境中部偏南,坝址在湖西乡湖山村余家堰。库区四周山峦起伏,草木从生,植被良好1971年由县水电局设计,次年以革委会组织施工,1973年水库枢纽工程基本完工。工程现状是:大坝一座,为粘土心墙坝,坝长160米,橫跨两山之间,顶高峰...
962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建筑
白沙水库位于县境西部偏南的太平关乡白沙村。坝址在神暗洞两山的夹口上,1971年由县水电局设计,太平公社(今太平关乡)组织劳力施工,次年完工原计划灌溉面积2.3万后经省审査核定为1.8万亩。工程现状是:大坝为牯质土坝,坝顶,高程64米,上有一...
963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建筑
芙蓉大桥:位于芙蓉乡政府驻地的芙蓉墩,桥身长105米,宽6米,由6个桥梁支撑,中心墩高15米,载重量为10.5吨,横跨芙蓉河上,与公路东西两岸连接,湖水经桥下流注长江。昔时,此处仅设芙蓉墩义渡,木船摆渡,交通不便。民国25年修筑湖(口)马(...
964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建筑
朱河桥:位于浩山乡政府驻地柳墅东北面0.8公里处。原为木桥,常被洪水冲毁。1971年建青石卷孔桥,水泥嵌砌;1982年春,山洪暴发,水勢汹涌,桥身仍被冲塌。1984年秋,兴建钢筋混凝土桥,桥长60米,宽15米,载重30吨。
965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建筑
天红桥:位于天红乡政府驻地庙前街的西北面0.3公里处,为定(山)龙(宫洞)公路的末段。建于1975年,为钢筋混凝土桥。桥长42米,宽8米,高10米,载重20吨。
966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建筑
1979年,在县城东郊马湖南端着手建设人民体育场,共填土石6万余立方,1981年10月竣工。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内有长400米、宽9.62米的平整环形跑道一条,还有田径赛区、足球场、排球场、门球场。广场的南西二侧设有能容纳5千观众的看台。...
967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建筑
1963年,县总工会在县人民政府门前(现建文化馆),建成面积约2200平方米的灯光球场,次年,拨款2万多元在球场四周增建可容纳1000多人的看台和器材保管室、广播室、运动员休息室及乒乓球训练房。1979年,该场地转让给文化馆建房。灯光球场移...
968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文学
本文记述了柳州故城地理位置重要,历史悠久,山川秀丽,物产丰富。兵防有卫,战守兼备。历代名人辈出,文化底蕴深厚。
969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文学
本文记述了彭泽县物产丰富,山乡、洲乡各有特色。谷菽、豆麦、蔬菜、水果等种类繁多,其中大山药材、水产等尤为著名。彭泽人民勤劳,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发展农业和手工业。
970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文学
本文记述了彭泽县名人狄仁杰的生平事迹,他以忠孝为本,执法公正,为地方治理做出了贡献。他多次抵制权贵,为民请命,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
971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文学
本文记述了狄仁杰在彭泽县任职期间,遭遇大旱,百姓饥困。他上疏请求免除百姓租税,得到武后嘉许。他忧民之心深切,为百姓请命,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清官”。
972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文学
本文记述了木棉种植需注意选择肥沃土地,深耕、浇水、播种,适时除草、施肥、修剪。种植不宜过密,以免影响结实。总种棉要注意避免四种病虫害。
973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文学
本文记述了作者对彭泽县地理环境、历史沿革、现状和未来的观察和思考,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地方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通过改造自然环境来促进地方发展的建议。
974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文学
本文记述了彭泽县署知县李松泰提议将柳洲归官,以恢复风水,方便民牧。经府司议定,同意将各户所垦之地退出归官,听民栽培畜牧。官捐课项归入坍江虚粮,并勒石永远遵守。李松泰在洲上筑三贤祠和柳洲书院,并捐廉倡导。此举改善了文风。
975
知识出处: 彭泽县志 | 类型: 文学
本文记述了礼科给事臣丁湛参奏严嵩才具卑庸,中怀忮罔,假和柔以固宠,务周旋以悦人。六卿议事,国计攸关,嵩从不独建一议。文移勘合,世蕃阴操其柄,勒索贿赂,无餍不休。有玷清班,宜赐罢黜。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