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张洪” 相关
共 318 条 13 / 22
18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魏元履的书信中说:“《论语》能够读出味道,其他经书也会迎刃而解。圣人的言论,平易当中自有精湛深微的地方,不能穿凿附会急于求成,也不能敷衍了事等闲视之。而是要把心放到朴实平淡的状态,去仔细玩味探究思索,并且以清虚恬淡、减少事端来长久...
18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又说道:“平常读书,只因为心中偶然有了见解,不能与固有解说一致,所以不得已才说了出来;又担心将其遗忘,所以不得已又用笔记了下来。如果读书之前就有标新立异的心思,有了这个想法心思就已经向外跑了,如此怎么会有意味呢?”
18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程允夫的书信中说:“读书能剖析精湛深微的地方,探究体会的时间长了自然会纯熟,这样面对各种观点的差别自然也不会迷惑,反而会成为我磨砺学问的资本。”
18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陈明仲的信中说:“读书应该择取先辈儒者旧有学说当中在理的部分,反复探究领悟,早晚沉浸体会,让它和经书正文的意思融会贯通,在心中和谐融洽,然后才能有益。不必每一段都要树立新观点,这样做仅仅只是好看罢了,但实际上未必会在心上有真正的收...
18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胡实的信中说:“平心静气、反复探究而后慢慢思考,自然能够体会出义理明白稳固之处。不必勉强树立观点,白白浪费心思和精力。”
186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江德功的书信中说:“要虚下心来,平心静气,慢慢地读并仔细思考,才能理解圣贤的本意,对自己也有切实的用处。不要徒费精力强立观点,失了圣贤的本意,也没什么用处。”
187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又说道:“圣贤的言论,意味深远。仔细反复研究十年、二十年,也未必能够理解其中一二分的意思,怎么可以抽了一点时间,草草看一遍,就敢骤然下结论呢?像这样不但解释文义会有偏差,而且格局肤浅,和真正的道理完全不同。但愿你放下这个想法,将圣贤言论反复...
188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严居厚的书信中说:“读书要虚心静气,反复地诵读,时间长了就能体会出真味。现在以迫切的心态急于求成,就好比整理丝麻而没有找到头绪,虽然想要勉强做出解说,但最终心下还不安稳,穿凿附会而支离破碎,越来越偏离道了。”
189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刘叔文的书信中说:“大体上说,读书必须理解清楚,还要贯通始终,才算不错。如果没有理解透彻,那就虚下心,心平气和地去看,不要强行立论。时间长了自然会有见解,不必花费许多无关话语。”
190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黄仁卿的书信中说:“读书,要根据具体的事情来了解道理,要沉浸在里面反复深入体会,使得心胸开阔,道理才能融会贯通,才能领会其中的意味。如果一味刻板地理解解说,即使在别人身上运用时非常合适,但到自己身上却没法灵活运用,这样对事情又有什...
191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黄直卿的信中说:“做学问首先要确立根本,文中的含义只要说出正确的意思,以便放宽心思认真领会。不要马上考证校对其中的相同差异,过分研究细枝末节,这样做意思恐怕会受到局限,难以进步。等以后理解了主旨大意,随便举出其中一两个关键之处,逐...
192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又说道:“人的学问之所以不能进步,只因刚开始的时候没找到入门的途径,从而看不到值得用心追求的东西。而人之所以找不到入门之处,又是因为不愿意谦逊和虚心,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理解体会,并不是有其他什么毛病。”
193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先生在答复吕子约的书信中说:“读古人的书,一定要虚心,敞开心胸,眼光放远,才能有些许收获。如果左遮右拦,前拖后拽,按字面意思随意解读,横生枝节,即使读了万卷书,也没什么用处。”
194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又说道:“要虚心看取圣贤的言语,不要拿自己固有的成见和些微的道理与圣贤的教诲争锋。要先退一步,等时间长了,必然会与之融为一体。因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未必不对,但是自己的观点太多了,就容不得古人开口,从而不自觉地会错过理解圣贤道理的机会。”
195
知识出处: 朱子读书法 | 类型: 正文
又说道:“大凡读书,必须要虚心,把探求原文的本意放在第一位。如果不去理解原文的本意,那就只是任意地穿凿附会。”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