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广昌县” 相关
共 3250 条 126 / 217
1876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复兴东岳宫碑出土于县城教师进修学校附小后山。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复修东岳宫时立,明文学家何涛撰碑文。今藏于县博物馆。
1877
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出土于甘竹镇赤溪村,四方扁平,磨光,长6.6厘米,宽3.3厘米,厚1.2厘米。
1878
石斧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件出土于甘竹镇赤溪村,长8厘米,宽3.9厘米,厚2厘米。1件出土于甘竹镇株溪村,长7厘米,刃宽1.3厘米,厚1.8厘米。
1879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南朝随葬品出土于甘竹镇大嵊村。瓷质,圆形,周边环水,中心稍隆起,呈铁灰色,内心直径15.3厘米,口径19.5厘米,底径18.8厘米。有11只脚,饰以米黄色釉彩,脚高2.5厘米。1983年入藏,为二级藏品。
1880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北宋随葬品。出土于旴江镇白田村。高28.5厘米,底径8.5厘米,腰围径30.8厘米,顶径6.5厘米。宝塔形,冰裂碎级瓷,中有莲叶花瓣形图案。
1881
瓷俑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随葬品。北宋文臣俑,出土于旴江镇白田村,1982年入藏。明渔翁俑,高5.5厘米;骑象书童俑,高8厘米;小狮俑,高4.5厘米;鳌鱼水注俑,高6厘米。此4件瓷俑都出土于县档案馆基建工地,为明万历法华瓷俑,其中渔翁俑为一级藏品。
1882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元代造。1983年出土于旴江镇羊面岭村,高13厘米,口径32.7厘米。虎爪形脚高3厘米,瓷胎细腻。
1883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明随葬品。出土于旴江镇大塘村。瓷质,高8厘米,口径14厘米,3脚。1983年入藏。
1884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六角形,两耳,口小唇平,颈短腰鼓。高40.5厘米,口径15.9厘米,底对边距离13厘米,肚围60.5厘米,颈围28厘米,全器呈深蓝色。
1885
瓷碗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2只元代瓷碗出土于甘竹镇图石村豆绿色;1只明代成化年间瓷碗呈棕褐色,外围有9种蓝色图案。
1886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釉里红屋脊攒尖顶为明代甘竹镇图石一古庙屋脊的瓷构件,高34厘米,底径15厘米。1982年入藏。
1887
瓷盘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瓷盘多为寿盘,用于棺内托住死者头部。收藏甚众,主要有:菱口六开光青花大瓷盘,为明万历年造,蓝边,蓝釉,盘内四周为葵花和四吉祥图案,中心为开窗盆景花卉,1983年出土于旴江镇;祭蓝瓷盘,明万历造;此类瓷,属广昌外销瓷。葵口青花盘、青花蔗节纹盘...
1888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2年出土于旴江镇顺化坪。为清代烧造。盘底绘一皇冠纹饰,上下有英文,译为中文,上方的为“王室器皿”,下方第一行为“约翰逊·布劳斯”,第二行为“英格兰”。
1889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原藏于杨溪乡江背村一明代上屋中,木鞘铁剑。长61厘米,宽4厘米,为清代制品。1983年入藏县博物馆。
1890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铜香炉铸于明宣德年间,为定心寺法器,三鼎二环,高5.8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8厘米,底部有监督官姓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