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广昌县” 相关
共 3250 条 116 / 217
1726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8年,“江西红壤苎麻低产变高产技术推广”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1989年,邓震南获农业部丰收奖。
1727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立窑连续焙烧红砖新技术 1982年6~12月,与浙江永康城关砖瓦厂、江西铅山砖瓦厂等省内外7家砖瓦企业订技术转让合同。 隔热式水浴恒温箱 1984年9月,向德兴、余干、黎川、龙南、分宜、波阳、武宁及宜春市等地推广。 去毒生漆 1984年,南...
1728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白僵菌防治松毛虫试验成功后,县林业局开始在全县森林中施用,近十年来全县未暴发松毛虫害。
1729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成品率提高,成本下降,节柴效果好。每烧万块砖,成本为400元,比土窑烧每万块砖降低11.25%,按年产300万块砖计算,一年可节约资金1.5万元,可节柴90万公斤,折合木材1200立方米。
1730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2年6~12月,与浙江永康城关砖瓦厂、江西铅山砖瓦厂等省内外7家砖瓦企业订技术转让合同。
1731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9月,向德兴、余干、黎川、龙南、分宜、波阳、武宁及宜春市等地推广。
1732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84年,南京化纤厂在防腐设备上应用这一工艺。
1733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各种文化发展情况
1734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章节介绍广昌县各种群众文化发展情况
1735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按月召集各文化团体举行“三民主义文化研究会”1次,每月制成题材数则,发交各乡镇“三民主义笔会”,召集文化人员练习写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民众教育馆改组为文化馆,先后隶属于县人民政府民教科、文教科。1979年7月撤销毛泽东思想宣传处革命...
1736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4年(民国33年)12月成立,属国民党广昌县执行委员会领导。按月召集各文化团体举行“三民主义文化研究会(或座谈会)”1次,每月制成题材数则,发交各乡镇“三民主义笔会”,召集文化人员练习写作。
1737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6年(民国35年)始建县立民众教育馆,由国民党区分部书记任馆长,配一名干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民众教育馆改组为文化馆,先后隶属于县人民政府民教科、文教科。1956年属县文化教育局(简称文教局)管理。1963年12月建成馆舍1座...
1738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成立广昌县文艺工作者联合委员会,县长兼主任;1952年12月以后的组织机构情况不明。1964年8月正式成立广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而瘫痪。“文化大革命”后,广昌文艺工作者以个人身份参加地区文联活动,到19...
1739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在召开各种大会期间或节日庆祝、欢送新战士入伍时演出文艺节目;圩日进行街头宣传,每月出五六次黑板报、快报。抗日战争时期的1943年,县政府在县城中山台举行龙灯会演,8个队参加,九江难民龙灯队获第一名。新中国成立后,在传统节日里,民间传统的跳龙...
1740
知识出处: 广昌县志 | 类型: 正文
苏区时期创办俱乐部、宣传队。少共县委组织业余文艺宣传队。1932年,南广县各区建俱乐部,内分文化、晚会、体育3个委员会。 1954年,大多数乡组织了腰鼓队和秧歌队。 1955年,根据文化部1953年12月《关于整顿和加强文化馆站工作的指示》...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