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山丹” 相关
共 64 条 4 / 5
46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康熙十三年(1674年)十二月,仍设山丹营游击,置峡口营守备。
47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军事事件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山丹改大马营守备为游击。增戍兵五百人于大马营,控扼雪山要路,增马步兵三千人于定羌庙,以守峡口,皆归肃州总兵官统率。
48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军事事件
民国30年(1941年)冬,驻张掖之骑五军一百师韩起功部与国民党中央军骑十师谭辅烈部换防,山丹为骑十师辖区。
49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经济事件
民国30年(1941年)10年间,韩起功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征兵征税,名目繁苛。国民政府行政院行政效益促进委员会调查员刘守光调查马步青部队勒索河西人民情况,内称:“仅民乐一小县,驻军一营,每年征收给养14万元,而人民负担实际则在70万元以上。...
50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33年(1944年)10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办事处委托新西兰籍顾问路易·艾黎来山丹,与县政府洽商培黎学校自陕西凤县双石铺迁山丹事宜,并选定校址。随即由英籍教导主任乔治·何克率教职员及学生60余人来此建校。校址定于隍庙(今祁连堂)、...
51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34年(1945年)2月14日,英国下议院议员胡特、富高德等人由工合西北区办事处兰州事务所主任张官廉陪同来山丹参观培黎学校。
52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34年(1945年)4月,三青团山丹分团部筹备处成立,薛兴唐任主任。
53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35年(1946年)培黎学校先后设制毯、陶瓷、玻璃、造纸、皮革、化工、机械等实习车间,用柴油机发电,农场使用小型拖拉机耕作。为山丹现代工业、机械耕作之始。
54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35年(1946年)10月24日,英国援华会会长、工合英国推进会干事克利浦斯夫人等一行13人与我国画家韩乐然来山丹参观培黎学校。
55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36年(1947年)8月,考古学家裴文中应艾黎之邀,来山丹考察四坝文化遗址。
56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民国36年(1947年)8月教育部督学俞同龄、省教育厅视察员张聿修来山丹视察学校。
57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经济事件
民国37年(1948年)7月,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学院教授谷苞、李化方来山丹进行社会调查,选县城及芦堡诸村为点,就农业生产、赋税、地租、佣工、徭役、高利贷与文化生活各方面实地调查,后撰文为濒于破产的农民呼吁。
58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经济事件
民国37年(1948年)7月,甘肃省政府公布:全省本年田赋实行“借一征一”。山丹农民无力交纳,秋后抗税,征借粮未能入库。
59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军事事件
1949年9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二兵团三军干部21人,到山丹开展工作。
60
知识出处: 山丹县志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0年9月,山丹文教卫生及部分行政干部的工资,实行“工资分”制。每工资分含实物为:粮食0.8市斤,白布0.2市尺,植物油0.05市斤,食盐0.02市斤,煤2市斤。依当月市场价格计算,用人民币支付。一般月工资为120至200个工资分。其他...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