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安溪县” 相关
共 4826 条 300 / 322
448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人民币 1949年9月,安溪县开始流通使用。县人民政府同时宣布禁止其他各种货币流通。人民币面额有1元、2元、10元、2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等十二种。 1955年3月...
448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专题知识
外汇兑换券 为加强外汇管理,禁止外币在国内市场流通,中国银行于·起发行“外汇兑换券”。安溪投放面额有1角、5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7种。与人民币等值,短期来华的外国人、回国探亲的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在指定之处购买或...
448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53年开展输液,次年开展输血。60年代初开展人工气胸、气腹、腰椎、心包、骨髓穿刺术。60年代后期开展心电图辅助诊断,使临床救治心血管、脑血管疾病大量成功。80年代初期,相继建立脑电图、B型超声波、纤微胃镜、超声心动图等辅助科室。初步开展...
448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52年开展脓肿切开,清创缝合等外科小手术。1956年建立病区手术室,开展阑尾摘除术,疝气修补术和部分骨科手术。1957年开始施行胃穿孔修补术、胆囊切除术等。1960年施行胃大部分切除获得成功,使腹部外科手术提到一个新水平。1973年开展...
449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56年剖腹产术获得成功。60年代初开始行输卵管结扎术,子宫次全切除术。70年代开展妇科肿瘤根治术。1985年行腹膜外剖腹产获得成功。
449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82年由内科分出独立,1985年设置新生儿病室。主要开展小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对一些危重患者基本能够抢救治疗,对腰穿、胸穿、骨髓穿刺、心包穿刺、合理补液等诊疗操作都有开展。近年来应用激素,免疫制剂治疗难治性肾病,654—2治疗急...
449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77年由外科分出独立,除开展常见病、多发病诊治外,能够进行白内障摘除,扁桃腺、鼻息肉、鼻甲等手术。近年来开展多种抗青光眼手术和难度较大的泪囊鼻腔吻合术。
449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77年由内科分出,实行病区隔离,主要开展常见传染病的诊治和危重病人的抢救。1978年能够独立进行气管切开治疗重症白喉,1978年以来采用督促管理下对肺结核病人进行化疗,其化疗率由1978年的40%提高到1986年的90%。1980年以后...
449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77年扩大规模。1990年拥有万能手术床4台,手术显微镜1架,空调机7台,麻醉机16架,胸、腹、骨科、普通外科手术包和手术室的其他基本设备。有麻醉师4人,麻醉士6人。1956年开始行乙醚全身麻醉,以后逐步开展氯氨酮麻醉、基础麻醉、腰椎麻...
449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1953年创建,同时开展三大常规检验输血等。60年代增加设备,充实人员,开展血沉、细胞胞性试验过氧化酶染色肝功能检查。80年代以后开展肾功能、血生化、电解质和血清免疫学、血脂、细菌、微生物等较先进的检验。1990年有检验师8人,检验士13人...
449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民国以前,安溪民众均以中医药治疗疾病。早在宋元丰六年(1083),永春僧人陈普足擅长岐黄之术,来到安溪,到处施医给药为民治病,救人无数。南宋嘉定三年(1210)冬,安溪始有郎中大夫坐堂行医。民国30年(1941)安溪县领证开业的中医已有35...
449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民国29年,全国中西医药人员注册登记时,安溪县有中西医结合人员4人。民国后期部分西医医院开始采用中西药治疗疾病。 解放后,1952年仙苑、湖头等地组织中西医联合诊所,中西医一道诊治疾病。1955年尚卿、长坑也办起中西医联合诊所。1960年...
449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清光绪二十年(1894)四月,龙门乡商人白拆益,往厦门经商,途经泉州染鼠疫,回家后病死。随后乡里类似病例陆续发生,并蔓延到城关、参内、湖头等地,至年底共发病94人,没一幸存。自此,流行至1952年,历时58年之久。全县76个乡,411个村,...
449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天花,安溪早有流行。时起时伏,从未中断。病重者死,病轻者留下失明或麻面等残迹。至今尚有解放前及解放初期患天花幸存的麻面人。民国30年3月,安溪城区及近郊天花流行,死亡者众。安溪县卫生院特于东岳庙设立隔离病院,专门收治天花病人。民国34年,县...
450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医疗
霍乱,俗称“时疫”,民国时期在县内广为流行,常年不绝。病人上吐下泻,日一二十次,皮肤干瘪,轻者三两日死亡,重者半日即殆,疫情沿邑内清溪、蓝溪两岸流行。民国28年,湖头镇霍乱流行,发病42人,死亡23人。县卫生院派出医务人员到疫区进行预防注射...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