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安溪县” 相关
共 4826 条 262 / 322
391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4年8月10日,成立安溪县林业科,后改为林业局。
391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4年10月13日,成立安溪县计划委员会。
391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4年12月下旬,县人武部改为兵役局,至1960年复设,1986年6月,县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
391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4年,晋江专区农业技术指导所调查总结剑斗单季稻改双季稻的增产经验。1956年在全区推广。
392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1955年1月1日,县城至湖头公路修复,正式通行客运班车。
392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安全事件
1955年2月28日,因陈万发乱丢烟蒂引起山林火灾,第十四区福安、福前、白桃三乡被烧毁山林43108亩。
392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科技事件
1955年春,湖头后溪农民陈罗庚采用天然杂交的甘薯种子育成甘薯新品种“新种花”,后在县内外广为种植,至1965年推广至37个县,种植44万余亩。该品种1975~1989年被列为福建省甘薯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对照品种,1978年获福建省科学大会...
3923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1955年4月8日,县成立支前工作小组,县长高珍任组长,至1957年先后动员民工5批12644人次支援4582、7182机场工地,鹰厦铁路8501、8506工地,同安水库,南安石壁水库和集美海堤等项目的建设工作。
3924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环境事件
1955年春夏间,干旱不雨,山泉枯竭,全县春播作物枯死6460亩,枯黄7393亩,无水播种3232亩,受旱面积11万多亩。
3925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1955年6月,县公路工区杨根朋在魁东首创养路筛沙机,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后被省局推广使用。
392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1955年6月,泉州市批发商刘端昌、蔡光华、陈盈元、吴荣萱合资在湖头创办泉州光明水利电化厂,后改名安溪电冶厂。
392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5年9月21日,调整全县行政区划,14个区改为12个区,即城关区、蓬莱区、湖头区、官桥区、西坪区、珠洋区、龙涓区、尚卿区、长坑区、剑斗区、感德区、珊屏区。
392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5年10月,成立县农业科,后改为农业局。
392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历史事件
1955年12月,在金谷渊兜建成全省第一座水轮泵站。
393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经济事件
1955年,全县粮食总产突破一亿公斤大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