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32条
析出资源
109条
图表
14条
人物
3条
事件
6条

检索条件

与 “埃及” 相关
共 132 条 1 / 9
1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 类型: 正文
據新華社北京二十二日電:在埃及共和國政府貿易代表团訪問中國期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貿易代表和埃及共和國政府貿易代表曾就中埃兩國間的貿易問題進行了談判。談判自始至終在懇和友好的空氣中進行。經过了十天的談判,兩國代表已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埃及...
2
知识出处: 工人生活 | 类型: 正文
本文报道了联合国大会第十届会议的开幕情况,重点介绍了各国代表团团长在会议中的发言,特别是苏联代表团团长莫洛托夫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发言和美国代表洛奇对此的反对发言。文章还报道了大会对相关提案的表决结果,以及联合国第十届大会主席的选...
3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埃及、沙特阿拉伯和也门签署了防御联盟条约,加强了阿拉伯国家间的团结与合作,以应对帝国的分裂和威胁。
4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中东各国政界和舆论热烈欢迎埃及承认中国,认为其他阿拉伯国家也应效仿。叙利亚和黎巴嫩表示支持埃及的决定,约旦政党和组织呼吁所有阿拉伯国家承认中国。中东各国报纸也发出同样的呼声。
5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邀请埃及总理纳赛尔访华,同时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邀请埃及军事代表团访华。埃及政府已接受中国政府的邀请。
6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埃及共和国政府决定互派大使,并互设大使馆。这是中国与埃及之间的官方合作迈出的重要一步,有助于增进两国间的理解和信任,加强双边关系。这一举措将为中埃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7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报道了三个国家瑞典、丹麦和挪威邀请苏联领导人访问的消息,苏联赠送给埃及一架飞机,巴基斯坦接受了苏联对东巴基斯坦的粮食捐助建议,以及英苏贸易额在今年头四个月内大幅增长的情况。
8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美国国务院发布命令,要求驻中东外交使节表明美国对任何跟随埃及承认中国的国家表示不满。这一命令是在埃及宣布承认中国24小时后发出的。
9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埃及政府任命哈森·拉加布先生为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10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埃及在6月10日释放了371名政治犯,纳赛尔总理曾宣布在全民投票日(6月23日)前释放所有政治犯。
11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报道了英国军队最后一名士兵撤离埃及的消息。根据消息,占领埃及长达74年的英国军队的最后一名士兵在6月13日默默地离开了苏伊士运河区,这意味着埃及人民实现了长期以来奋斗的目标,将外国占领者全部赶出了自己的土地。
12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埃及总理纳赛尔在埃及人民庆祝活动中升起了埃及国旗,庆祝英国军队在苏伊士运河区的74年占领的正式结束,同时庆祝埃及共和国成立三周年。埃及全国举行庆祝活动,纳赛尔总理表示埃及将保持中立,并承诺反对帝国主义、原子弹、种族歧视和干涉他国内...
13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埃及全国于23日举行公民投票,选举总统并表决新宪法。最终结果公布,现任总理纳赛尔以超过99%的选票当选为埃及共和国总统,新宪法也通过。成千的埃及人民前往总统府祝贺纳赛尔当选国家元首。
14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文章介绍了埃及在1952年革命后的政治转变,以及新憲法的重要内容和颁布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納賽爾的政治经历和他当选为第一届总统的背景。
15
知识出处: 鞍山日报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内容是关于埃及计划在尼罗河上建设阿斯旺水坝,以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工程。由于埃及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主要依赖尼罗河这条丰产著名的河流进行灌溉。然而,尼罗河每年漫水季节的流量很大,在现有蓄水池无法容纳多余的水,有时还导致水灾;而到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