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卓尼县” 相关
共 733 条 5 / 49
6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卓尼县群众团里发展情况。
6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1939年,随着国民党卓尼区党部筹备委员会的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卓尼直属支队亦同时成立,由杨生华任支队长,仝伯达任服务员。首先在设治局、保安司令部、柳林小学等部门发展吸收三青团员20余人。
6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1949年9月11日,卓尼和平解放,即由邢树义等5人组成的临时小组负责并主持筹备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工作。1950年10月,卓尼自治区成立后,相继组建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卓尼自治区联合会(简称青联),由委员15人组成,自治区行委主任杨复兴兼任青联...
6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1938年,在卓尼设治局之下成立了卓尼牧工商联合会,李斌任会长。负责管理市场,对工商户进行清理登记、整顿,并按经营行业发了字号牌。后又组织工商户成立了商会,主要负责管理工商业户,为政府征收税款等。1944年组织成立了“卓尼木商业同业工会”,...
6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10月成立了卓尼自治区妇女联台会筹备委员会。至1954年12月,筹委会由11人组成,下设秘书、总务、组织3个股。卓尼民主妇女联合会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于1954年12月在县城召开,出席代表90人,会议通过了民主妇女联合会组织章程草案...
6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卓尼县民政事业发展情况。
6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后,卓尼县广泛进行宣传实施,建立婚姻登记制度。由乡人民政府办理结婚登记,区人民政府颁发结婚证书。
6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根据党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民族宗教进步人士按照“正确对待,争取投诚”的原则,对原卓尼设治局、土司衙门的职员和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社会进步青年,进行了妥善的安置,大部分被吸收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少数民族人员大部分被录用为国家机关干部,...
6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1950年根据党和国家有关规定,对民族宗教进步人士按照“正确对待,争取投诚”的原则,对原卓尼设治局、土司衙门的职员和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社会进步青年,进行了妥善的安置,大部分被吸收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少数民族人员大部分被录用为国家机关干部,...
7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新中国建立后,卓尼县境内区域进行数次划分,地名几经变更,随着农牧业生产等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对土地、森林、草场、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日趋扩大,区域性的边界争议纠纷时有发生。截止1990年共发生大小边界纠纷近...
7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自1954年至1957年年底,卓尼县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818件,其中属党政部门的109件,其它709件。共接待群众上访349人次,其中婚姻纠纷133人次,社会治安33人次,宗教104人次,其它82人次。
7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自1954年至1957年年,卓尼县底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818件,其中属党政部门的109件,其它709件。共接待群众上访349人次,其中婚姻纠纷133人次,社会治安33人次,宗教104人次,其它82人次。
7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卓尼县民族、部落、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情况。
7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以藏族为主,藏族人口5344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1.29%(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分布在全县17个乡(镇)。县境内的藏族,主要渊源于上古时期的羌、戎诸部。羌、戎在先秦时就生活于祖国西北地区,其部族分支甚多,主要从事游牧和狩...
7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卓尼县藏族、土族、汉族、回族等民族情况。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