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卓尼县” 相关
共 733 条 1 / 49
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辖疆域南北长120公里,东西宽87公里,总面积5419.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8.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03%;林地面积1711.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1.59%;草地面积332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1....
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辖疆域南北长120公里,东西宽87公里,总面积5419.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18.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4.03%;林地面积1711.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1.59%;草地面积332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61....
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境地貌大部分为中低山地形。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在2000米至4920米之间,相对高差2920米。县境南部以华儿干山、光盖山等山峰构成的迭山山脉呈东西走向,是卓尼和迭部县的界山。
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境地貌大部分为中低山地形。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在2000米至4920米之间,相对高差2920米。县境南部以华儿干山、光盖山等山峰构成的迭山山脉呈东西走向,是卓尼和迭部县的界山。其主峰扎伊克嘎海拔高达4920米...
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境地质划分属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西部,亦称为西秦岭。在甘肃境内次级构造划分属北秦岭褶带南部,以三叠系为主体的复向斜展布为其主要特征。地层中除缺失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外,其它时代地层出露基本齐全。以上古生界及三叠系发育厚度巨大,主要...
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境内由于地形复杂,切割深,海拔相对高度较大,土壤垂直分布与水平分布明显。由于气候条件和人类长期活动的差异,使土壤分布复杂交错,种类繁多。
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境内山峦起伏,雪岭连绵,山脉仅有一条,即西倾山脉。究其原本,属昆仑中支巴颜喀拉山余脉,又是秦岭山脉的西段。是黄河、长江水系的区段界山,又是这两大水系中各自主要支流洮河与白龙江的分水岭。西倾山脉自青海延伸于甘肃境内后即析为三支,山脉大多呈...
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境内山峦起伏,雪岭连绵,山脉仅有一条,即西倾山脉。究其原本,属昆仑中支巴颜喀拉山余脉,又是秦岭山脉的西段。是黄河、长江水系的区段界山,又是这两大水系中各自主要支流洮河与白龙江的分水岭。西倾山脉自青海延伸于甘肃境内后即析为三支,山脉大多呈...
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属黄河水系的主要支流洮河流域,属洮河中游区。境内河流以干流洮河为轴线, 大小支流网系呈放射状分布。干流洮河由西向东分两段贯穿县境,流经距离174公里。境内较大的支流有26条,总长854公里。河网密度0.16公里/平方公里,总流域面积52...
1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属高原性大陆气候,寒冷湿润,四季不明。气候特征是:光能不足日照短,热量贫乏温差小,降水充沛不均匀,地高林多湿度大。年日照总量2186小时,年平均温度(柳林地区)4.6C。最高月7月,平均14.8℃ ,最低月1月,平均一7.6℃ , —年...
1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年平均区温柳林地区(海拔2540米)为4.6℃,申藏、阿子滩地区(海拔2810米)为3.2°C。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根据1961年至1980年间的资料分析,柳林镇年平均气温最高的1979年是5.1℃,最低的19.76年是3.8...
1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境内年降水量不均匀,一般多集中在5至10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4%,而另6个月的降水量仅占全年总量的16%。降水量的趋势是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洮河以南,由于植被覆盖良好,年降水量均大于600毫米。
1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卓尼县境全年日照时数2186.5小时,比在同一纬度上的青海曲麻莱日照少477.8小时。
1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粮食作物有青稞、蚕豆、小麦、大麦、燕麦、豌豆、洋芋、扁豆等。其中以青稞、蚕豆、小麦为主要作物。
1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正文
粮食作物有青稞、蚕豆、小麦、大麦、燕麦、豌豆、洋芋、扁豆等。其中以青稞、蚕豆、小麦为主要作物。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