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勒功乡” 相关
共 164 条 11 / 11
151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山脉
位于勒功乡西部。东邻箩山,南至勒村坞,西濒勒村坞水库与王尖相望,北毗西坑。西北一东南走向,长2500米,宽1800米,海拔329米。植被杉、松、杂木林。明初期,因此岭山路边毛竹较多得名。
152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山脉
位于勒功乡西缘与经公桥乡东缘交界处。东濒勒村坞水库与竹岭相望,西南连马坞尖,西北濒一水库。西北一东南走向,长270。米,宽800米,海拔363.2米。植被松、杉、杂木林。唐代,因此尖为周围最高处,得名王尖,意为山中之王。
153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山脉
位于江村、勒功乡交界处。东临江村河与储(田)严(台)公路,西连野猪岭,南邻西坑坞,北毗礼源村。南北走向,长宽均为2500米,海拔355.2米。植被松、杉、灌木林。宋代,因此山四条溪水流出山坞,故名。
154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山脉
位于勒功乡南部。南(昌)张(王庙)公路东侧、杨村河南面。东邻洪溪村,西毗杨家畈,南连大岭培,北与勒功街隔河相望。南北走向,长3000米,宽2500米,海拔443米.植被松,杉及茶树林。明初,山中建一庵堂,从庵堂前望去,对面山岗似九条长龙,故...
155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山脉
位于勒功乡西南端。东至大岭与大岭培相连,南与江村乡交界,西与经公桥乡接壤,北临南(昌)张(王庙)公路和杨村河。南北走向,长1900米,宽1000米,海拔380米。植被松、杉、杂木林。因山表白石甚多而名
156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山脉
位于勒功乡南缘与江村乡西部交界处。东北邻狮子包,东南毗洪溪坞,西南临石坛,西至大岭与白石山相连,北接九龙山。南北走向,长2500米,宽2000米,海拔468.5米。植被松、杉、杂木林。因此山紧靠大岭,且有山培小道,清中期得名。
157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山脉
位于勒功乡东部。为杨村河与南(昌)张《王庙)公路所环绕。东南端邻沧溪,西南端毗勒功街,北端靠白毛港。西北一一东南走向,长3000米,宽2500米,海拔291.4米。植被杉、松、杂木林。宋代,因此山顶又细又尖酷似秧苗故名。
158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山脉
位于勒功乡东部。东连大四水,西濒杨村河,南邻石溪,北毗沧溪。东西走向,长2200米,宽1600米,海拔270米。植被松、杉、杂木林,因此岭形似野猪,始名于宋中期。
159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山脉
位于勒功乡东南缘与江村乡西缘交界处。东临储(田)严(台)公路,西濒杨村河,南连杨家山,北接石溪岭。东北一一西南走向,长4500米,宽2000米,海拔295米。植被松、杉、杂木林。清中期,因此山划归杨家坞村得名。
160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山脉
位于勒功乡南缘与江村乡西部交界处。东、北两面濒杨村河,西南连大高山,北与石溪隔河相望。南北走向,长宽均1800米,海拔291米。植被松、杉、杂木林。因西北方邻洪溪村,得名于清中期。
161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山脉
位于勒功乡东北部,江坑坞与汪大尖之间,左为通徽州要道。西南起江坑岭(村),东北至祁门县磻村,因名。西南一一东北走向,岭长2500米,植被杉松幼林及灌木林。
162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山脉
位于勒功乡北部,梁山寨东北侧。古为通安徽祁门要道。西北一一东南走向,岭长1500米,植被灌木林。传说元代一将军殁于此岭,故名。
163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山脉
位于勒功乡东部,江村乡西部,杨坞山北侧,东起江村,西至石溪,因名。东北一一西南走向,岭长3500米。沿途筑有路亭一座,植被松、杉木林。
164
知识出处: 江西省景德镇市地名志 | 类型: 山脉
位于勒功乡西南部、江村乡西部、储田乡东部,白石山与大岭培之间。北起杨家畈,经石坛,往东南可达江村乡柏林,往西南再过燕窝里,汪家,柳溪可至储田乡储田桥。南北走向,岭长5000米,沿途有凉亭三座,因此岭大而长得名。植被松、杉、灌木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