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副处长” 相关
共 15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时代: 不详
丁宝年(1942-),城区人,1966年北京外国语学院葡萄牙语专业毕业,先后在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及外交部工作。历任外交部非洲司副处长,驻几内亚比绍使馆、驻安哥拉使馆、驻葡萄牙使馆秘书、政务参赞,中葡土地小组中方...
2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时代: 不详
马志澄(1936-),1958年南京农学院农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0年赴北京农业大学进修农业气象学。南京农学院与苏北农学院并为江苏农学院后,历任助教,讲师、教研组副主任,党支部书记等职。1979年南京农学院复校,调任农业大学科研处副处长...
3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时代: 近现代
胡金庆(1937-),字金海,祖籍馀不镇,生于上海。1956年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毕业后,分配南昌铁路局。1960年调江西省经济委员会交通处,1986年任副处长,1993年升处长,1997年退休。
4
知识出处: 乾元镇志 | 时代: 近现代
黄惠(1924-2007),原名马美丽,马最嘉长女,1947年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肄业。因在校参加学生运动,改今名离沪赴港,摆脱抓捕,工作于全国学联香港办事处和华润公司。1948年入党,次年回国,分配于中共中央办事处特会室。1950年就读中国...
5
知识出处: 德清古今人物 | 时代: 近现代
俞寰澄(1881—1967),名风韶,号任庐,德清新市人,生于清光绪七年九月五日。16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 光绪二十四年,赴吴兴南浔求学,与梁希、张静江相识,结成好友。毕业后,协同张静江、张澹如兄弟经营珠宝首饰。光绪三十一年,去法国巴黎...
6
知识出处: 德清古今人物 | 时代: 近现代
傅祖良(1909—1947)德清钟管人。傅云龙孙。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在郑州陇海铁路建设工程任工程师,抗战爆发后随单位内迁西康雅安,任川康公路某工程段总段长兼总工程师。抗战胜利后从总段长任上,奉派去美国进修公路机械化建设及管理。...
7
知识出处: 德清古今人物 | 时代: 当代
俞恩瀛(1913—2001),德清新市人。杰出的电机专家。1936年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1940年赴美国留学,1941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42年受聘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和西屋公司。后参加中国赴美培训班。1945年回国,在南京...
8
知识出处: 德清古今人物 | 时代: 当代
黄惠(1924—)女。原名马美丽。德清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在湖州湖郡女中读至二年级,随即转学上海南屏女子中学。高中毕业后,学业成绩全校第一名,考进上海交通大学。在学运中积极活动,发挥骨干作用。因此,国民党特务机关对交通大学第一批18人抓捕黑...
9
知识出处: 德清古今人物 | 时代: 当代
史奎雄(1930—),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卫生系教授。武康上柏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卫生系。先后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助教、讲师、教授、卫生学教研室主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从事教学和...
10
知识出处: 德清古今人物 | 时代: 当代
吴起文(1932—)德清人。上海市档案局副处长、档案馆副研究员。发表文章有与傅瑞娟合写的《戏剧艺术档案初探》(获中国档案学会学术成果三等奖)、《会计档案管理情况初步调查》、《上海是我国话剧的发源地》等。撰写《档案室工作手册》中《艺术档案管理...
11
知识出处: 德清古今人物 | 时代: 当代
陆勇翔(1935—)原名涌祥。德清新市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1951年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毕业后参军。1952年至1954年,在华东军区第五野战医院工作。先后荣立三等功4次。1958年至1963年,在哈尔滨军工学院和长春防化工程学院学习...
12
知识出处: 德清古今人物 | 时代: 当代
黄国平(1943—),德清县武康镇对河口人。中共党员。1965年在杭州大学政治系毕业,分配在北京商务印书馆任编辑至1978年8月。后调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办公室任编辑、征集处副处长、总编室主任,1985年评为副编审。1990年调全国政协研究室任...
13
知识出处: 德清古今人物 | 时代: 当代
傅训淳(1953—)德清钟管人。傅云龙曾孙。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70年至1976年,支边青年,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场翠岗分场任中学教师、教研室主任。1977年进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汽修厂。先后任车间主任、副厂长和厂长等职。1991年...
14
知识出处: 德清古今人物 | 时代: 不详
王琴芳德清钟管镇人。中国农科院生化处副处长、博士。
15
知识出处: 民国德清人物志 | 时代: 近现代
俞寰澄(1881—1967),名凤韶,号任庐,清光绪七年九月五日生于新市镇北街俞宅。父俞石麟,经营土丝业,原籍双林镇,迁居新市,同治年间在北街开设俞吉祥丝行。石麟子女8人,俞寰澄排行第七,人称俞老七,尊称七先生。他天资聪明,读书勤奋16岁中...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