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刘朔” 相关
共 18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莆田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莆田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从唐至清,文人辈出,著述丰富。许多著名的作家和文学作品都源于这个地方。莆田的文化活动也十分丰富,包括戏剧、音乐、绘画等。莆田还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妈祖庙、九鲤湖等。这些文化和历史遗产,为莆...
2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三集 | 类型: 插图
3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三集 | 时代: 南宋
刘夙,字宾之,生于徽宗宣和六年(1124),莆阳城关乌石后垅巷人。刘氏为中华望族,其为帝尧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见郑樵《通志·氏略考》)。一说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西周初成王封王季之子于刘邑。一说刘汉王朝赐姓。另一说为汉初,高祖刘邦为和亲嫁...
4
知识出处: 刘克庄文化研究 | 时代: 不详
刘起晦(1162—1205),字建翁,刘朔长子,刘克庄堂叔父。淳熙五年(1178年)进士,历任福清县主簿,监建康府榷货务,贵溪知县,江西安抚司机宜,秘书省正字兼益王府教授。《宋元学案》载:“蔚有时望,识者谓其材行不忝于其父云。”
5
知识出处: 刘克庄文化研究 | 时代: 不详
刘希醇(1185一?),字孟传,刘朔之孙,刘起晦之子,刘克庄叔堂兄。官至枢密院编修官。
6
知识出处: 刘克庄文化研究 | 时代: 不详
刘起世,刘朔次子,刘起晦之弟,刘克庄堂叔父。庆元二年(1196年)进士,官至迪功郎、广东海南县尉,赠正议大夫。
7
知识出处: 刘克庄文化研究 | 时代: 不详
刘希仁(1187—1272),字居厚,刘朔之孙,刘起世次子,刘希道之弟,刘克庄叔堂兄。嘉定四年(1211年)进士,历任建阳县簿,古田、安吉知县,监左藏西库,镇江、临安府通判,文思院提辖,司农簿、丞,秘书郎,南剑州知州,江 东提举,湖南提刑兼...
8
知识出处: 刘克庄文化研究 | 时代: 不详
刘希谦,号免庵,刘朔之孙,刘起元之子。官至秘书少监。
9
知识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 时代: 不详
刘夙,字宾之,父刘炳,赠宣教郎。夙与弟朔同师事林光朝,得其传,时称莆阳“二刘”。刘夙,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累官至衢州、温州知州,乾道七年(1171)卒于家,年四十八。子二人,长子弥正,字退翁,号退退斋,淳熙八年(1181)进士,官...
10
知识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 时代: 不详
刘夙长子弥正,字退翁,号退退斋,淳熙八年(1181)进士,官终吏部侍郎,累封少师。
11
知识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 时代: 不详
弥正弟弥邵,字寿翁,号习静。少孤家贫,自幼好学。不为举子业,唯以学古为心。后为涵江书院山长。著有《易稿》《汉考》等。以学问著名,学者称“习静先生”。
12
知识出处: 艾轩先生文集 | 时代: 不详
刘夙(1124—1171),字宾之,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与其弟刘朔皆“师事艾轩而得其传”,时称莆阳“二刘”。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历任吉州司户,建州、临安教授。隆兴元年(1163),以秘书省正字迁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著作佐郎...
13
知识出处: 艾轩先生文集 | 时代: 北宋
陈昭度(1111—1167),字元矩,自号西轩子,宋兴化军兴化县(今属福建)人。绍兴五年(1135)进士,为尤溪主簿。“部使者移檄,属吏细过,昭度怃然不悦曰:‘吾其忍为是也!’乃拂衣而去”。闲居以读书著文为乐,十余年不调,自号西轩子。与乡大...
14
知识出处: 莆阳进士录 | 时代: 北宋
刘起晦 ?一1205,字建翁,刘朔长子,莆田县人。进士及第后,授福清县主簿,擢贵溪知县。召试秘书省正字,兼益王府教授,“蔚有时望”。起晦以儒自奋,气质端凝,识度宏远,外柔内刚。“识者谓其材行不忝于其父,而言官指为伪学,劾罢之。”开禧元年(1...
15
知识出处: 莆阳进士录 | 时代: 北宋
刘起世 刘朔次子,刘起晦之弟,莆田县人,官至广东海南县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