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乐安县” 相关
共 1419 条 44 / 95
646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砖拼壁画.在县西南牛田镇流坑村,为明代进士董燧(号蓉山)宅第壁画,用二百多块正方形磨砖拼造高5米、长10.40米的三幅雕刻各异壁画,每幅均雕饰有奇卉异物,走兽飞禽,布局合理巧妙,花纹清晰,为罕见壁画造型,申报列为省保文物单位。
647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东阪湾银器:1977年9月,修筑航桥乡东陂湾水库,挖出一批银器,其中双鱼盘38件,构图严谨、花纹细致的匙22件,椭圆形汤勺1件,上方下圆银箸22双,高足杯20件,夹层合成的凸花杯1件,玉壶春式瓶2件,平口短颈壶2件,文字牌2件,其中一件制有...
648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革命遗址大金竹上屋:1930年1月26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第一纵队,从宁都东韶来到大金竹村,住在此屋。丁家垴指挥部:在县城西门外高地,1932年8月中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指挥红一军团攻县城,指挥所设在此地,是役全歼国民党军二十七师吕如珂...
649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华盖山华盖山(别名大华山),位于本县东南,离城20公里,海拔996米,周围百余里,原属崇仁县,1950年划归本县管辖。山自衡岳发脉,属雩山余脉,由宁都北向逶迤入县境,经鹿角峰至南村和太平间,山势耸拔而起,状如莲花宝盖,遂名华盖山。
650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1970年,本县在组织《毛主席在乐安伟大活动》的陈列活动时,开始了对文物进行保护和征集工作。1971年“9、13”事件后,文物征集及保护活动停止。1977年,省批准成立“乐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归口为省文化部门领导的一级文物事业单位,才重新...
651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内容包括:地方武装、兵制兵员、驻军及军事设施、军事纪略。
652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县初期,设县尉,专管地方军事与治安。下设县寨、增田寨(今增田乡),置“巡检署”。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在县境与新干、丰城交界处设立杯山寨;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设立招携寨,并置“巡检署”。
653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县初期,设县尉,专管地方军事与治安。绍兴二十五年在县境与新干、丰城交界处设立杯山寨;理宗绍定三年设立招携寨,并置“巡检署”。明废县尉,改置“把总”,县城设校场营。并先后在戴坊、望仙、航桥及招携等地设“巡检署”。后被乡民焚毁,迁至县城,属抚...
654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绍兴二十五年增设“杯山寨”,设兵100人。理宗绍定三年立“招携寨”,置“巡检署”,设兵额117人。万户设总管,千户设总把,百户设弹压,各设兵防守。明废县尉置把总,县城设“校场营”,募乡勇数百名,并在戴坊、望仙、航桥、招携设立“巡检署”。崇祯...
655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建县初,设乐安寨,配兵额100人,并在增田置“巡检署”,配兵额130人。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增设“杯山寨”,设兵100人。理宗绍定三年(1230年)立“招携寨”,置“巡检署”,设兵额117人。
656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靖卫大队:民国16年(1927年),县政府收编了流落在本县大华山一带的以刘占云、陈玉林、李德贵等为首的游勇百余人枪,编为县靖卫大队(该队于1929年冬起义投奔红军)。
657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县大队:1949年9月,在成立县人民政府的同时,由县、区干部组成武装工作队。同年11月,在483团剿匪部队的指导下,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乐安县大队,各区设区小队,全县共有武装部队300多人枪。民兵分为基干和普通民兵两种,基干年龄规定18—30...
658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第二章兵制兵员第一节兵役制度一、募兵制与征兵制募兵制:清朝末年,曾施行募兵制,民国前期沿袭旧制。按规定“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比例用拈阄或抽签方式确定应征对象。民国26年,县政府增设兵役科,负责征集兵员工作。同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
659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正文
按规定“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比例用拈阄或抽签方式确定应征对象。民国25年9月,国民政府发布“征兵令”,并颁布了《兵役法实施暂行条例》,对免役、缓役、禁役、停役等作了具体规定,本县开始实行征兵。民国26年,县政府增设兵役科,负责征集兵员工作...
660
知识出处: 乐安县志 | 类型: 目次
募兵制:清朝末年,曾施行募兵制,民国前期沿袭旧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