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临潭县” 相关
共 25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 类型: 正文
临潭,古称洮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甘肃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部,东邻岷县,北接康乐、渭源两县,与卓尼县插花接壤。全县总面积为1557.68平方公里,共辖3镇13乡141个行政村,有汉、回、藏、蒙等15个民族,全县总人口15万人,其...
2
知识出处: 甘南旅游指南 | 类型: 照片
3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 时代: 不详
王昌个 (1923.9-1953.5)男,汉族,临潭县城关公社青崖队社员,生前系临潭县支前民兵,1953年5月10日于双岔洛措沟战斗中牺牲。
4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 时代: 不详
杜岐(1920—1954年),男,汉族,甘肃省环县杜家园村人。1920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共党员。1941年6月参加革命,任环县民政局干事,马林区军事干部,1947年4月任陕北曲子县公安局干事,同年10月赴延安党校学习,1949年9...
5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52年1月,临潭县征用民畜为双岔剿匪部队送粮,途经黑松岭遭土匪袭击,送粮群众死4人,伤2人,牲畜死亡52头,被抢毛毡24条。
6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政治事件
2000年4月,由主管副书记、副县长带队,各乡党委书记、乡长、学区校长及教育部门领导等25人,到临潭县、合作市学习、取经。
7
知识出处: 碌曲政协志1956-2012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3年3月,临潭县邀请双岔部落部分宗教人士进行座谈,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临、卓两县合并后,于1959年春,召开了临潭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会上选举卓尼籍委员7人。
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8年12月,县委统战部随着党政机构并入临潭县。1962年1月,恢复卓尼县建置后,县委统战部即随之恢复开展工作。
1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90年8月4日,临潭县术布乡卓洛村群众赶着牲畜进入卓尼县境卡车乡沙地村拉目录卡草山区驻扎帐圈进行放牧,引起沙地村群众极大不满,发生械斗,造成人畜受伤和财产损失的后果。事后虽经两县政府调处,但收效不大,仍处于争议之中。
1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位于县境杓哇乡光尕、光尕湾两村与临潭县冶力关乡孙家磨嫄上交汇的盐土沟交错,区间经勘探为矿带。1990年因设立矿点开采发生权属争议,经冶力关乡和杓哇乡人民政府调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之后交由甘南州边界办公室负责调处。
1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896年,美籍传教士席汝珍、熊门林(女)、郭尚质(女)、英籍牧师克省悟等4人从西安来到临潭旧城,住在旅店内进行传教活动。
13
知识出处: 碌曲县志(1996-2010) | 类型: 历史事件
民国二年(1913年)划甘肃为七道政区,改洮州厅为临潭县,碌曲县为临潭所辖。由于民族宗教信仰,原为洮州厅所辖的安错、博拉、美武、隆哇、扎油、阿拉、多拉、双岔、郎木寺、嘉门关、作盖、多尔合、下巴沟等地为拉卜楞寺势力所属。
14
知识出处: 碌曲人大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49年9月11日,临潭县和平解放,27日临潭县人民政府成立,属岷县专署管辖。今碌曲双岔、西仓等大部分地区为其所管辖,但未建政。
15
知识出处: 碌曲人大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2年8月25日,临潭县址由新城迁往旧城,同时乡级政权机构有所增加,拟定设立双岔区,但因受马良叛乱影响未能建立政权。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