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2条
析出资源
2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东风农场” 相关
共 22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 类型: 正文
1984年,种地的人多才多打粮,成天泡在田里才能多挣钱,这一传统观念被大洼县东风农场一年的实践打破。这个场种地的人少了,粮食增产六百五十万;人们在地里呆的时间短了,人均增收二百多元。东风农场增产增收在全县双夺冠。
2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 类型: 正文
在大洼县东风农场的十地上,油田、驻军与农场,齐心协力浇灌了一棵“共建树”。1985年,这棵树已绽开三朵绚丽的文明之花——东风农场挂上了县政府授予的文明场的牌匾;辽河油田采油一大队跨入局里两个文明的先进行列;驻军部队被军区树为两个文明的标兵。
3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 类型: 正文
1985年8月,外临强洪压境,内添严重涝灾的大洼县,迅速组成抗洪排涝两条战线,同洪涝灾害作坚决斗争。
4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 类型: 正文
1986年,大洼县东风农场开展生产自救活动。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人均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效果十分可喜。
5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 类型: 正文
1986年1月,大洼县东风农场武装部自创经费以劳养武。
6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 类型: 正文
大洼县东风农场坚持走集体、个体、联合体三级办厂的道路,工业生产出现好势头。
7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 类型: 正文
1981年起始终把植树造林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东风农场水库分场绿化覆盖面积达百分之六十。
8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 类型: 正文
1986年9月16日,盘锦日报刊登盘锦军民共同战胜特大洪灾的英雄事迹。
9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 类型: 正文
1986年10月,大洼县东风农场,捐献七千斤大米,支援连续遭受洪涝灾害的盘山县古城子乡,帮助灾区群众解决生活困难。
10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 类型: 正文
1987年6月9日,盘锦报刊登一篇大洼县东风农场插秧工作结束后,立即召开了分场领导会议,动员农工利用农田的上下水线栽稻种豆。
11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 类型: 正文
1987年3月末以来,兴隆台区以公安分局为主,在全区范围内抓防范,打现行,破案件,全面整顿社会治安。
12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 类型: 正文
1987年,大洼县东风农场努力建设高标准文明田。
13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 类型: 正文
大洼县东风农场合理利用土地,全场93%的斗、排、毛渠插上了秧;95%田间埝埂种上了豆。
14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 类型: 正文
1987年大洼县珍惜每一寸土地,大挖生产潜力,在抓好大块稻田管理的同时,狠抓了埝埂种豆和双沟插秧,埝埂种豆和双沟插秧获得了715.6万公斤的好收成。
15
知识出处: 盘锦日报 | 类型: 正文
1987年11月10日东风农场化工厂生产的三混甲酚和工业二甲酚通过鉴定,均达到了部颁标准。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