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904 条 114 / 727
1696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 类型: 正文
1959年10月,自建水库水文站,设于主坝左坝头西山上,地面高程70.84米,观测项目有水库水位和降水量。1960年增加部分气象和水面蒸发项目。1961年列为国家水文站,行政上归水库工程指挥部管辖,增加了较完备的气象观测项目,健全了观测制度...
1697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 类型: 正文
1963年夏,后坞雨量站划归省水文总站工作计划,由地区水文站直接领导;上臬坞、上郎两站列为水库测站。1981年,站址向下搬迁。上郎代办雨量站亦设有自记雨量计一架。1968年,站址迁至下郎。
1698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 类型: 正文
1962年3月,筹建牛头坞、钱家边两进库流量站。同年6月,接省水文总站通知,两流量站撤销。
1699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 类型: 正文
1962年3月,建立输水隧洞出库流量站,配自记水位计和缆道摇车各一架,水尺桩8支,水尺底高程为17米。
1700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 类型: 正文
水库自记水位台位于主坝右坝头上游东大山脚,自高程28.7米浇筑至57.8米,为明挖直井式水位台。1963年11月6日开始石方开挖,1964年6月井身及便桥浇捣结束,即行安装自记水位计,开始观测记录。
1701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 类型: 正文
1959年10月,开始部分水文、气象项目观测。气象以三段制观测;水文每日8时观测,汛期加测。水文资料自1961年起刊入长江流域太湖区水文年鉴。水库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建库后,年平均气温15.6℃;绝对最低气温为一14℃绝对最高...
1702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 类型: 正文
水库位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建库后,年平均气温15.6℃;绝对最低气温为一14℃ ( 1969年2月6日)绝对最高气温达45.4℃ ( 1964年7月16日)。 因受水库湖面小气候影响,昼夜温差明显。
1703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 类型: 正文
建库后,年平均日照为1528.9小时,最多年为1819小时( 1971年),最少年为1145.4小时(1970年)。
1704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 类型: 正文
建库后,年平均无霜期为236天,最长达 272天(1984年),最短为198天(1962年)。降雪最早出现于1976年11月15日;终雪最迟是1963年4月7日;最大积雪深度45厘米( 1984年1月19日)。
1705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 类型: 正文
建库后,多年平均蒸发量为877.6毫米,以六七月份最烈。多年平均干旱指数为0.55。
1706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 类型: 正文
建库后,水库流域范围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87.7毫米,最多的1977年达2158.7毫米,最少的1978年只有1064.1毫米,丰枯相差1094.6毫米。全年以12月降水最少,平均52.8毫米;6月最多,平均220.4毫米。
1707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 类型: 正文
建库后,以不同目的对水库水质进行多次取样监测:1963年7月28日至11月25日,省水文总站对水库水体12次取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1980年10月7日,以生活饮用水为目的由上海市水文地质大队地质处进行水库水质分析;1982年8月17日至19...
1708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 类型: 正文
对河口水库是以防洪为主,结合灌溉,利用灌溉尾水发电的大型水库。在加固续建工程实施前为年调节水库。设计洪水位52.75米,相应库容0.8568亿立方米;校核洪水位57.35米,相应库容1.16亿立方米;正常水位41.16米,相应库容0.253...
1709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 类型: 正文
本着防洪为主,局部服从整体,兴利服从全局,防洪兼顾兴利,把灾害降低到最小范围,把效益提高到最大限度的原则, 1962年起,根据设计要求、工程现状以及历年工程运行情况,每年汛前由水库管理局(处)编制年度控制运行计划,经县、地(市)主管部门审查...
1710
知识出处: 对河口水库志 | 类型: 正文
水库集水面积为164.7平方公里。余英溪上游主要支流呈网状,且汇集处已近库面,能设进库流量站的控制面积只占流域面积的50%左右,设站作用不大,因此,牛头坞和钱家边进库流量站,在1962年刚建立就被撤销。现用的径流资料,是用坝址自记水位记录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