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740 条 1374 / 1383
20596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山川
紫金山,地处太行山深山区,位于河北邢台、武安,山西左权三县交界处,东距邢台市区140余华里。山体呈东西走向,海拔1370米。沿今邢左(河北邢台至山西左权)公路西行,绕过邢台县西部深山白岸口村的盘山险路,即是山西左权县东山村。东山村往南,因无...
20597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河流
永定河,古称湿水,又叫桑干河。隋、唐以后称卢沟水,元、明通称浑河,清代始称永定河。是流经北京西南部的最大河流,全长650公里,总流域面积50800平方公里。永定河上游主要穿行在高山峡谷之间,坡陡流急。过了卢沟桥,一马平川,河水流速减缓,但河...
20598
知识出处: 中国古代科技圣人——郭守敬 | 类型: 河流
坝河,又称阜通河。随着宫城及大内的建成,为了保证清洁的宫廷供水,元朝专门开辟了玉泉山至大内的金水河。从此,玉泉水首先要保证宫廷和大内的供水,从而,使坝河漕运的水量受到严重影响,得不到保障,只得改建为节水闸坝工程。坝河河道自积水潭北部出口(应...
20599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其他
灰白色,块状,属半软质高岭石—水云母黏土岩。位于本溪组的下部,其底板为铝矾土或硬质耐火土,顶板一般为紫木节黏土。埋藏深度一般为5~20米。分布广泛,北起赞皇的白家窑、南北焦村,经临城县的牟村、辛庄、竹壁、祁村、石固、岗头、水南寺、南程村、澄...
20600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其他
浅紫色或土黄色,多呈层状,偶有块状。含有较多的有机质与炭化物。质软,颗粒细,塑性强,常见于薄煤层的风化带上。有两个层位,一是上述白矸土的顶板,厚不足0.5米,分布于白家窑、焦村、竹壁、辛庄、陈刘庄、邵明等地,埋藏较浅,储量有限;二是位于山西...
20601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其他
紫红色,团块状或层状,有黑色和白色砂斑粒。质软,塑性中等,分布在祁村一带。它赋存于山西组中下部,呈团块状或薄层状与紫木节混杂共生,单矿极少。从其化学组成推断,可能是制邢窑细白瓷的主要原料之一。
20602
知识出处: 邢窑遗址研究 | 类型: 其他
绿色或灰绿色,呈团块状或粉末状,夹杂有钙质结核,质较软,溶于水后黏性大,可单矿成釉。分布于磁窑沟、水南寺、祁村、竹壁等地的地表。
20603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山川
鹤度岭又名仙人台,在寒山垴南5千米处。旧志称“山峰巉峻,唯鹤可度”。上有明嘉靖二十年(1541)建造的长城残垣,《故关志》载:“月牙石城,长五十丈,厚二丈,高二丈五尺。城有楼,楼门勒文曰:‘鹤度仙迹’,盖溪径崛崎,岩山巉耸,上千翠霞,下笼丹...
20604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山川
锦绣堂今名杏峪口,南与鹤度岭相连。海拔1355米,上有通向山西省的盘山道一条。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筑城墙一道,曾设兵戍守,现残存古山寨一座。
20605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山川
黄庵垴位于县城西偏北约50千米处,为内丘县与赞皇和山西省交界山。海拔1773.8米。此山高耸陡拔,山势奇绝,犹如幌杆直入云霄,故俗称幌杆垴。
20606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山川
寒山垴在黄庵脑南约3.2千米处,海拔1806米。山高坡陡,植被繁茂。旧志载:“仙人寒山至此。”
20607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山川
石人寨在寒山垴南5千米处,其峰如人而立,海拔1082米。
20608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山川
嶂石岩在石人寨东2千米处,为内丘县与赞皇交界岭。其山峰陡岩悬壁,雄伟壮观,气候凉爽宜人,是旅游观光及避暑胜地。
20609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山川
老人峰在锦绣堂南3千米处,海拔1133米。其峰如一老人驼背而立,故名。旧志载:“尖峰突如人立,旧谓老人所化,无可考。”五指窑又名朝阳洞,在老人峰南2千米处。其上有5个山洞。
20610
知识出处: 内丘县志 | 类型: 山川
嘲崖在小岭底西北、五指窑南1千米处,海拔1782米。其山绝壁悬崖,上有内丘通向山西的又一盘山道。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