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2924 条 738 / 862
11056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结婚纪念 旧时民间对结婚后的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等不摘纪念活动,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传进,才有纪念仪礼,逐渐形成了新的习俗。 结婚一周年称“纸婚”,五周年称“木婚”,十周年称“锡婚”,十二周年称“皮婚”,十五周年称“晶婚”,二十周年称“瓷...
11057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介绍人 原称媒人,一般是热心人,看好男女双方条件相当,主动从中牵线搭桥。也有双方父母拜托信得过、有威望的人当介绍人。更多的是二人恋爱,请出好友或双方敬重的人充当红娘。
11058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相家 由媒人引领女方到男方家里,了解男方的家庭财产、人口以及家庭状况。男方父母也初步认识一下女孩儿。介绍人要分别征求双方意见。若双方都满意,男方父母要给见面礼并宴请姑娘。
11059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定礼 武清流行男方父母给女方买嫁衣钱,由介绍人领男方到女方家中,带上米、面、酒、肉等四盒礼。城镇流行买“三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
11060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体检、结婚登记 为保证双方及后代的身体健康,结婚前双方要到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格检查,确定没有传染病,方可领取合法的结婚登记证。
11061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陪嫁 父母要为待嫁的女儿置办嫁妆,有些条件好的家庭,要为女儿买汽车、楼房。
11062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结婚 过去“喜红忌白”的传统习俗被打破,融进“喜白”的洋俗。男方要准备数辆红色婚车接新娘。新娘穿白色婚纱坐在披着彩绸、装饰一新的婚车上,请一位未婚女友做伴娘,由兄嫂相送。男方在家门前燃放鞭炮相迎。新郎将新娘搀扶下车,抱进洞房。举行婚礼时,农...
11063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回门 四天回门习俗仍然保留。
11064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初终 丧葬礼仪可以从老人病危时算起。老人到一定年第,家人要为其预做棺材,民间林“寿木”或“寿材”。其次是准备寿衣。寿衣的件数讲究穿单不穿双,一般三至七件,分单衣、夹衣、棉衣。老人临终前,要求儿女全在场,一面安慰老人,一面听老人的留言:财产继...
11065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停尸 老人在临咽气前或刚刚咽气,乘其神志弥留或尚有余温时,家人要为其(男)理发、(女)梳头,洗脸、手、脚,穿寿衣。将老人从炕上移到地下搭好的门板上,民谚说:不能让老人背着炕走,即让老人轻松地走。 老人停止呼吸后,用麻纸盖脸,俗称“谢命”。头...
11066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报丧 解放前各村有土地庙,家人一早哭着带着纸钱去报庙。意思是报告阎王爷,俺家老人到你那报到去了。报庙回来方可以沿街哭嚎,让村里人都知道。回家后,派人到本族各家、亡者的亲朋好友家报丧。告诉人家老人故去的病因、时辰、出殡的日期等。
11067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入殓 入殓,又称“棺殓”,将尸体移入棺材里,一般小户人家的棺材用柳木制作,结实、耐潮。有钱的大户人家,用松木制作。再高级一点的用杉木制作,较有名气的是“杉木十三元”,即有十三根杉木排成,底四根、盖三根、两帮各三根。比杉木高一级的是红柏、黄柏...
11068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打墓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农村皆为土葬,坟地选择风水好的地方,即:来龙有势,发脉悠远。《吕氏春秋•节丧篇》中说:“葬浅则狐獾扰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獾之患水泉之湿。”其意是亡人的尸体不要被狐獾兽类等吞食,也不要被地下...
11069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搭灵棚 人殓后,棺材不能放在光天化日之下,要请人搭灵棚。一般搭个平顶席棚,穷人家支个青布帐篷。有钱人家搭高大宽敞起脊的灵棚。棚脊扎出兽头,威严肃穆,门口搭素彩牌楼,称灵龛,棚内挂白色、黑色幔帐、挽联。中间摆放棺材,灵前摆放供桌、条案,上放香...
11070
知识出处: 御路古驿——南蔡村 | 类型: 民俗文化
吊祭 吊祭也叫“吊唁”、“吊孝”,是治丧活动的主要内容,农村一般在出殡当天或头一天,吹鼓手分门吹、细吹。门吹四五个人,主要有唢呐、鼓、钹、镲。在大门口,吊孝的亲友一进门就要吹打;细吹在灵棚前,乐器有唢呐、笙、管子、笛子、云锣等。吊孝人在灵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