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4636 条 896 / 976
1342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区域
朱札七旗在48旗中是个有特殊组织地位的土著联盟部落,原有3个土著部落:卡车部落、朱札部落、朱盖部落。后被土司征服后编制为7个小旗:朱札、上、下朱盖、卡车、麻路朋地、大族、破古录。所属大小村(族)75个,约1000户村民。朱札七旗何时归服土司...
1342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区域
车巴沟又称“确华相”,其先民原居西藏觉摩隆地区,约在公元8世纪时迁居生息在这一带为氏族部落。人称该地为“加且巴”,又因他们远道而来称为“齐巴”,后音变为“车巴”。车巴沟又分为上、下两个小旗,上、下沟以贡巴寺南石咀为界,南为上沟、北为下沟,共...
1342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区域
录竹地区的先民,约在唐朝初年时居住在“泽曲”河(在青海境内)沿岸。其后裔便迁徙至洮河流域,成为“泽海”部落的先祖,即录竹地区最早的部落。后郎秀、囊秀、昭泽等部族各分为2个小部落与原有3个大部落善札、德塘、同钦等于明万历年间被土司征服。后划分...
1342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区域
术布又称“初布”,为“河流”之意。据传术布旗早在清康熙前,是由20个小部落组成的土著部落。这些小部落当时分布在今临潭、卓尼的洮河中游一带。自明洪武六年(1373年)起就归马奴寺僧纲管辖。康熙年间,卓尼土司杨朝梁调集军队,武力征服了附近20个...
1343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区域
包括沟内大峪沟旗和沟口的冬禾索旗。原有达札、大峪、冬禾索3个独立部落,后归杨土司统辖。其中大峪沟自札那族以上10族为大峪沟旗,出舍以下及洮河南岸纳尼以下,达札以上共9族为冬禾索旗。两旗辖地均属今木耳乡。
13431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区域
老噢什也称拉布什,是仅次于朱札七旗的大旗,内部又分上、中、下3小旗,上旗辖13族、中旗辖12族、下旗辖9族,共34族。其中今属洮砚乡辖14族,柏林乡辖2族,藏巴哇乡辖1族,其余均归今临潭县石门乡辖领(有羊沙乡1族)。其先祖为北宋时兴起的青唐...
13432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区域
此部落位于县境东部,其先祖为唐末时后藏吐蕃镇边军士,宋初归属会川赵土司辖地,民国时隶会川县,设新堡区。1954年4月划归卓尼县,初设新堡乡,后更名为藏巴哇乡。当地惯称其地为上下三咂,亦称三磬。“磐”为守边之“卡”,疑或为宋时的“榨”、“寨”...
13433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在民国29年(1940年)卓尼设治局时,有10618户,36390人,其中男17668人,女18728人,每户平均3.43人。
13434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民国36年(1947年),卓尼设治局共辖10个乡(镇),86保928甲,11701户,54708人,其中男29690人,女24518人。
13435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到1949年,卓尼县总人口达42633人,其中农业人口36211人,非农业人口6422人。
13436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50年,卓尼设县级自治区,全区共有人口9444户,75557人,其中男34530人,女41027人。
13437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62年,卓尼县统计有11338户,48156人,其中男21646人,女26510人。
13438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70年,1970年有12908户,61153人,其中男29797人,女31356人,较1962年增长27%。有12908户,61153人,其中男29797人,女31356人,较1962年增长27%。
13439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80年,卓尼县有14090户,77470人,其中男38778人,女38692人,较1970年增长26.68%。
13440
知识出处: 卓尼县志 | 类型: 数据统计
1990年,卓尼县有16128户,88149人,其中男45118人,女43031人,较1980增长13.78%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