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50126 条 185 / 3342
2761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正文
传统建筑结构以木工为主。
2762
知识出处: 十二笔舫杂录 | 类型: 正文卷目
李兆元學李杜詩有感而作劄記一篇。
2763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正文
一是放样工序放样时,首先定向,一般座北面南,按子午线方位偏东或偏西10度至15度,用木桩打点放样,测定水平。放样后依样破土动工。二是基础工序三是组砌工序四是屋面工序五是粉饰工序
2764
知识出处: 十二笔舫杂录 | 类型: 正文卷目
李兆元見借中秋圖有詩句,作劄記一篇。
2765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正文
传统的施工方法,屋基定向后,由掌尺放样,然后挖基开槽,根据土质的情况,挖至自然土为准。垫上一层砂,然后砌基。
2766
知识出处: 十二笔舫杂录 | 类型: 正文卷目
李兆元記蕉窻讀易圖五古自注之劄記。
2767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正文
传统的组砌方法,基本上是石主砖辅。现代建筑根据砖的规格来区别墙体名称。
2768
知识出处: 十二笔舫杂录 | 类型: 正文卷目
李兆元記紀文達題詩一首。
2769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正文
建国以前的屋面结构,沿袭过去的两坡屋面和四坡屋面。屋架用木材造型,盖青色小瓦。 建国后,随生活水平的提高,1950年至1985年三十五年间,对屋架的改进有四个过渡阶段,即木屋架——钢木屋架——全钢屋架——钢筋混凝土屋架。1956年施工的县委...
2770
知识出处: 十二笔舫杂录 | 类型: 正文卷目
李兆元見文達詩稿自題詩有感,作劄記一篇。
2771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正文
六十年代,栖霞开始出现楼房。至七十年代,楼房建设日益增多。现代的楼地面大都采用预制空心板,抗压强度大,适宜粉刷。
2772
知识出处: 十二笔舫杂录 | 类型: 正文卷目
李兆元記紀坤詩作劄記一篇。
2773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正文
有两种施工方法:①水泥沙浆整体面层施工,先将基层清洗干净,用1:3的水泥砂浆打底,抹平、压实,然后用1:2或1:2.5水泥沙浆抹面,压光。②将基层洗净,无积水,刷一遍素水泥浆,用1:3的水泥砂浆铺底,适度用纯水泥浆抹面,压光。
2774
知识出处: 十二笔舫杂录 | 类型: 正文卷目
李兆元記紀坤題蘓武牧羝圖詩劄記。
2775
知识出处: 栖霞县城乡建设志 | 类型: 正文
首先浇好底层,找平,养护几天后,用铜片或玻璃条分格,用不同颜色的石子浆捣制,养护3~6天,用磨石机初磨,然后精磨,磨后刷上草酸、打蜡,即完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