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00372条
析出资源
1966条
图表
253条
人物
71525条
机构
2768条
事件
3428条
地名
4247条
专题
9608条
作品
6299条
实物
276条

检索条件

共 100372 条 31 / 6692
451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 类型: 卷期
第二十二册卷三十九主要记载了陕西省古代选举、科举等制度。
452
封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 类型: 封面
453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 类型: 正文卷目
《陕西通志稿卷三十九》主要记载了陕西省古代选举、科举等各科考试制度。
454
選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章讲述了清朝康熙年间所实行的一项选举政治制度改革,尊崇“德行高尚”、“治事有方”的文官。
455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 类型: 正文卷目
清代顺治元年(1644年)科举制度改革的内容。
456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 类型: 正文卷目
清朝光绪九年,即1883年,皇帝向各省督抚下发命令,要求保荐人才备录以备不时之需。此后12年,即1895年,翰林院、六部和科道等职称中均有制器通算、测量地理和知兵等方面的专才备选,他们具有坚韧耐劳的品质与坚持正义的志节,同时,他们具备出洋游...
457
舉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 类型: 正文卷目
北齐时期就已经设立了尚书省簡试,用于选拔人才,这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之一。这种选拔方式通常对应的是"鄉舉"制度,即由地方政府推荐或选拔具有一定才能的人参加考试,以选拔人才入仕。
458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 类型: 正文卷目
雁塔题名是中国唐代一种文学流派或体裁,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北齐隐士潘岳的《玄都观记》和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种体裁的创作在唐代中后期十分流行,以对具象事物的写实化为特点,通过具体的描写展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459
武科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 类型: 正文卷目
武科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科目,是指专门选拔武艺技能出众的人才参加的科目。武科的设立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不过在唐代时期才正式得到制度化。武科成为了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科举制度中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参加武科考试的考生一般需要擅长马术、剑...
460
貢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 类型: 正文卷目
贡生是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下,通过乡试和会试的选拔,获得参加殿试资格并在殿试中获得解元、榜眼或探花等名次的考生。殿试是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也是通过科举选拔的进士中继续进入官场的必经之路。
461
恩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 类型: 正文卷目
恩贡,是指古代中國居住在現今西藏地區的吐蕃地區向唐朝朝貢的一種形式,通常指的是吐蕃地區的年貢和綿貴的羊、馬等貢品。唐朝在授予吐蕃王結依彌將軍爵位,派遣使節至吐蕃,進行了多次的恩贡制度。
462
拔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 类型: 正文卷目
拔贡指的是古代中国科举考试中的一种考试方式,主要出现在明清时期。其名源于“拔贡”,即“拔取贡士”的意思。所谓拔贡,即通过公开考试选拔贡士,以供朝廷选用,并从中择优录取进士,以进一步任用于官场。
463
歲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 类型: 正文卷目
岁贡是指中国古代作为赋税征收的一种形式,每年向中央政府献上的物品或产品。在古代,中国政府为了维持国家运转和民生,需要向全国各地征收税赋,其中岁贡是其中一项。
464
副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 类型: 正文卷目
副贡指的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种考试方式。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副贡考试则是在会试之前的一个环节,也被称为“草莽会试”,主要是对备受大赦或享受一些待遇的草莽士子进行考试。
465
優貢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續修陝西省通志稿 | 类型: 正文卷目
优贡是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的一个特殊考试项目。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三个阶段中,儒林礼部会试是第二阶段的考试,而优贡则是会试的一项补充项目。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