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740 条 1172 / 1383
17566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中华民国民国34年(1945)12月,三区民兵与临城县民兵联合作战,对还乡团的暗杀、破坏活动进行反击,活捉敌人5名,并在三区召开万人公审大会。
17567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华民国民国34年(1945)12月,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以身殉国的烈士李向农、白笑天、张中兴的卓著功绩,经冀南行署和冀南军区四分区批准,县政府将烈士原籍南黄泥村、西施庄村、南滑村分别命名为向农村、笑天庄、中兴村,以寄托对烈士的深切悼念。
17568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华民国民国35年(1946)2月10日,县政府对税契工作作了明确规定。之后各村设立估价委员会和税契员,负责税契工作。
17569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华民国民国35年(1946)2月17日,在贾庄成立柏乡县县立高级小学,招生40人。
17570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华民国民国35年(1946)7月7日,县委成立“反李自成思想学术委员会”,之后各区成立特别学习小组,学习吸取李自成的历史教训,克服干部队伍中的功臣思想、松懈情绪、享乐主义和不团结的现象。
17571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华民国民国35年(1946)8月20日,根据中央“五四”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县委组建工作队,继续进行以贫雇农为骨干的反霸清算群众运动。
17572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华民国民国35年(1946)8月下旬,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组成“柏乡民兵基干团”,县长张雨秋任团长,县委书记史雷峰任政委,武委会主任冯一清任参谋长,于9月在固城店集训民兵基干团排以上干部,历时45天。
17573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华民国民国35年(1946)9月,驻元氏县的国民党柏乡县武装特务(特务队共36人),经常到三区固城店、东小京一带进行破坏活动,严重危害了当地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县委决定以民兵基干团对付并消灭此股反动武装。
17574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华民国民国35年(1946)10月,农村普遍建立农会及妇女、民兵组织,广大妇女冲破封建礼教和家庭的束缚,走出家门,参加生产和斗争,并成为群众运动中的一股有生力量。
17575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华民国民国35年(1946)11月,根据分区首长指示,任县、南和县两个县大队约500人并入柏乡县大队,分编为两个连。至此,县大队增至四个连,1,000余人。
17576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华民国民国35年(1946)12月中旬,为提高军事素质,增强杀敌本领,参加全国的解放战争,县大队进行强化训练。值军训高潮时,二区干部群众为县大队指战员送来五头猪、300公斤白面、600双鞋、600条毛巾,大大鼓舞了指战员的练兵热情。
17577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华民国民国35年(1946)12月20日,自8月20日开始,历时4个月的反霸清算群运工作结束。这次群众运动有力地冲击了封建势力,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和房屋,柏乡人民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所。群众运动中,处决18名不法地主、...
17578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华民国民国35年(1946)12月20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模范村干部、区代表、驻村干部1,500人大会,决定将工作重点由群众运动转移到扩军参战、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上来。会后刘上京民兵队长带领19名青壮年,到县委坚决要求参加人民解放军,...
17579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华民国民国35年(1946)12月,县委、政府组织2,000人的担架队、运输队,奔赴河南、山东前线。 冬,各村农会,继续组织开展雇工增资运动。
17580
知识出处: 柏乡县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中华民国民国36年(1947)2月,县大队奉命开赴元氏前线,参加解放石家庄的战斗。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