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023 条 1159 / 1335
17371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景物
为省级湿地公园,其范围包括保定圩湿地、对门圩内侧湿地、连河村河滩湿地、玄埠湿地、吴村圩湿地、松坑口湿地、九龙湿地走廊(从资福圩下游大溪分水口至下游新亭内河重新汇入大溪的河口为止)、新治河河口湿地和万步滩湿地及瓯江生态防护林带。湿地公园内生长...
17372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9 | 类型: 民俗
管辖田地的神灵,莲都俗呼“田土地”。田土地并无神象,亦无神庙,祭祀田土地都在田头地角。农历正月初八日,农民要到自己的田头地角,点燃香烛,祈祷田土地保佑庄稼得到丰收。祈祷毕,将烧纸压在土块下。在拔秧插田时,也要祭田土地,点佛香插在秧田旁,并用...
17373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9 | 类型: 民俗
谷神有庙,称为五谷神庙。农历五月廿五日是五谷神诞辰。旧时,这一天莲都有往五谷神庙祭祀的习俗。社日时要在田野祀谷神。
17374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9 | 类型: 民俗
浸谷种时,先将桃树枝垫在箩底辟邪,再在桃枝上放谷种。也有将桃技插在谷种上,然后将箩浸入水中。同时在浸谷种的池塘边点香烛,焚烧纸,以求神佑。
17375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9 | 类型: 民俗
俗话说:“秧好半年稻。”在旧社会,农民缺乏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烂秧等现象经常发生,为了秧好,农民既无良法保证,惑于迷信只有求之于神。当谷种播入秧田后,莲都农民常在秧田四周的田岸上,遍插桃枝辟邪护秧,以为有桃枝保护,邪气就不会侵入秧田,秧苗就...
17376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9 | 类型: 民俗
谷种落泥要查历书,莲都的习俗是选择平潮播谷子,播下后,种子不会浮动聚簇。涨潮播种,谷种落泥会一堆堆簇集一起,所出秧苗疏密不匀。还有一种习俗,就是谷种挑到田头,先撮一些谷种放在田缺口,用泥块压住,这样播下的谷子就不会飘萍,出苗整齐均匀。在气候...
17377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9 | 类型: 民俗
凌晨下田拔秧,莲都农民有先用手在秧苗上戽几下水的习俗。这样拔秧时就不会被“秧风”所吹。若被秧风吹到,手脚肿胀,痒疼难忍,便不能再拔秧了。这种含有迷信色彩的习俗,于今犹存。
17378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9 | 类型: 民俗
据《丽水县志》风俗栏载:“夏至日,农家具酒肉祭田间,曰做田福,见禾颖先茁者曰挂榜,是日闻雷多早。”谚云“夏至响雷公,塘里好栽葱”。近年来,做田福的习俗已废除,但这条谚语,尚在群众中流传。
17379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9 | 类型: 民俗
过去农民对虫灾束手无策,除用响竹赶走稻虫的习俗外,在虫灾严重,大片稻禾受害时,农民有告稻虫的习俗。告虫时,农民要到大王公菩萨或其他神灵前,点香烛,供祭品,控告害虫危害庄稼,并祈求神灵除虫灭灾。这种习俗盛行于莲都南乡,其他地方也有。告虫习俗,...
17380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9 | 类型: 民俗
莲都多崇山峻岭,坑渠流短,雨时坑水暴涨,洪波滚滚,一泻而下;晴时细流如线,并无灌溉之利。一逢久旱,田地龟裂,稻禾枯萎,只有仰祷于神灵。所以祷雨取龙的旧俗十分盛行。 每逢天旱,旱区群众要虔请师公祷雨。祷雨日,师公头缚神额,手执龙角,脚穿草鞋到...
17381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9 | 类型: 民俗
如遇旱情严重,民众祷雨不得,就要到俗称为“龙潭”、“龙窟”的地方取龙。其中尤以到莲都北郊白云山附近的水帘洞取龙最盛。取龙时,师公头缚神额,手持龙角,脚穿草鞋。全村民众腰系布带,脚穿草鞋,手拿麦杆扇,跟随师公前往。除抬着雨篷外,还有二人肩背“...
17382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9 | 类型: 民俗
当求雨取龙的队伍经过,也有路旁的村庄要求分雨。分雨要由分雨村庄预先与求雨村联系。取龙日,要求分雨的村庄要摆香案迎龙,供祭三牲祭品,点燃香烛,并烧“龙粥”(一般米粥,供取龙队伍食用)。祷雨队伍到达后,师公在香案前“翻龙船”,民众跪在香案前迎雨...
17383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9 | 类型: 民俗
每逢大旱,稻田龟裂,秧禾枯萎,县官要为民众步祷拜雨。平时,在县衙脚穿蒲鞋,向天地斋沐步祷。如村民群集在天后宫祷雨时,县官要脚穿蒲鞋,光头步行,亲临坛前行香祷雨。如旱情十分严重,县官要亲临神庙,朝夕步祷。
17384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9 | 类型: 民俗
莲都俗以龙为神,分龙日(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雨龙在太空盘旋,这一天不能在田间撒灰,如有人撒灰,神龙过此,龙眼就要被灰撒瞎,再不能施雨。同时也不能在田间挑粪种庄稼和露天晾裤子、倒马桶,认为粪便和裤子为脏物,神龙会受“厌”(方言,此有受到亵渎之...
17385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9 | 类型: 民俗
早上下到水田,要左脚先落水,这样,在田里劳动,就不会被蚂蝗叮咬。下田劳动,畚箕、蔑箩挑到田头后,要卸下箩担,把扁担坚着插在田地上,不然,就要影响一天劳动。 第一天打稻,第一束稻禾握在手上后,要喝叫一声“呸臊!满满!”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