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0298条
基础文献
107条
析出资源
25298条
图表
3618条
人物
9510条
机构
893条
事件
5798条
地名
574条
专题
1556条
作品
2771条
实物
173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50298 条 3166 / 3354
47476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据新编《永康县志·文化》载,浙江省永康县方岩风景区寿山固厚峰下有陈亮、朱子、吕祖谦曾讲学的重楼。重楼上层岩壁上尚存朱子亲书“兜率台”三个擘窠大字。
47477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据叶光立《徽州朱子遗迹考察》载,镌于安徽省休宁县齐云山太素宫后齐云岩,是一首题为《咏云岩》的赞景诗:“山行何逍遥,林深气萧爽。天门夜不关,池水时常满。日照香炉峰,霭霭烟正暖。”
47478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据叶光立《徽州朱子遗迹考察》载,镌于安徽省歙南长陔南源古寺后的燕石岩,全文为“新安大好山水”。赵迎旭《笔下龙蛇奔突,挥洒天史长卷》载,书于宋绍兴二十年(1150),文曰“新安大好山河”,是“山水”还是“山河”待考。
47479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原联板共四片,现存三块,分别直书“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是城关东街郑大育老人捐赠福建省尤溪县博物馆的。据传还有一块为“读书起家之本”,惜已佚。
47480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据新编《泰宁县志·文物》载,共两片,状如书祯,木质,长67厘米,宽40厘米。行书凸字,榜书“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落款“朱熹”“晦翁”,并盖篆印两颗,一颗为方印,一颗为椭圆印。1985年4月,在福建省泰宁县龙湖乡童家收藏。
47481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据束景南《朱子大传》载,石刻发现于江苏省苏州市胥门寿宁弄朱家院姚宅壁上,现收藏于苏州博物馆。为七言八句诗,行楷,直书11行。
47482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据赵迎旭《笔下龙蛇奔突,挥洒天史长卷》载,书法《太极图说》属大字行书,现收藏于河北省民间。整个书法作品纵联长30米,横排宽7米,规模宏大,气势豪迈,文字内涵深邃。在首尾两帧上留有朱子及后来历代观赏人的印鉴,长、方、圆形均有,惜颜色已褪,字迹...
47483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据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刻于水帘洞岩壁的官府饬禁令载,水帘洞下三贤祠,原为供祀朱子老师刘子翚(号屏山)的刘屏山祠。“从游门人朱文公亲题匾额‘百世如见’四字,现悬祠中,春秋祀典。”朱子及同游刘甫逝后,改为三贤祠,祀其三人。后祠改它用,匾佚...
47484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发现于武夷山慧苑村农民家中,现收藏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博物馆。木质褚红底红字,阴刻。匾长84厘米,宽32厘米,部分残破,“静”字仅存半边。“静我神”三字每字高30厘米,宽26厘米,行楷。款书“朱熹”二字,每字高10厘米,宽7厘米。后有一方一圆两...
47485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据新编《建阳县志·文物》载,为20世纪50年代征集的明代木匾。木匾长103厘米,宽33厘米,厚3厘米。正面刻“志向高明”四字和“晦翁”二字款;背面刻“鸢飞鱼跃”四字和“晦翁”二字款。现收藏于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博物馆。
47486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据林振礼《朱熹与泉州文化》载,此匾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石质横书,楷书,旁直书“晦翁题”三字款。现存于福建省安溪县文庙。
47487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龙山寺位于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型厝村北的龙山之麓,建于隋大业四年,是泉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宋绍兴初,朱子之父、吏部郎朱松尝任镇监税,与士人讲学。朱子任同安主簿时,于宋绍兴二十二年至安海访父遗踪,与父客耆士论说经义,并应龙山寺主持释智渊之请,手书...
47488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海印寺右旁。古时曾充书院,名曰“宝觉”,朱子曾讲学其中,并题“天风海涛”四字为匾,额于院前,楷体,横书。其后,院改建为楼,匾移楼内,直至清末废科举,文人星散,楼被释子所居,但匾仍挂于该楼内。
47489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医院内。“小山丛竹”四字横书,体近行书,字径七寸余,竖款“晦翁书”。据民国《福建通志·金石志》载,镌于宋绍熙年间。原挂于“小山书院”讲堂,后移勒作为小石坊,坊高仅一丈三尺,立于泉州府城隍东北之“过化亭”南,字法肃穆古雅。...
47490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下册 | 类型: 其他
据《朱熹与泉州文化》载,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完颜亮南侵,在扬州为部将所杀,宋军趁机收复一片失地。朱子闻讯,兴奋不己,遂书“正气”二字,赠予泉人,以张正气,后制匾悬挂。“正气”为方正斗楷,黑匾金字,题款为“朱晦翁”,且有三方印章。明清时代,泉州...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