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165 条 1229 / 1345
18421
知识出处: 阿克苏文物图册 | 类型: 器物
青铜时代, 1999年拜城多岗墓地。高16. 3厘米,口径 10. 2厘米,厚0. 4厘米。细砂褐灰泥陶,敞口,束颈,溜肩,弧腹小平底。
18422
知识出处: 阿克苏文物图册 | 类型: 遗址
汉至唐代,位于库车县西北约10公里处的雀勒塔格山前洪积台地上。烽燧西临盐水沟崖壁,东北约1公里处为克孜尔尕哈石窟。克孜尔尕哈烽燧是目前新疆境内保存最为完整、建筑时代最早的汉代烽燧。克孜尔尕哈烽燧现残高约 13米,烽燧底部呈方形
18423
知识出处: 阿克苏文物图册 | 类型: 器物
汉代,陶质,温宿县包孜东墓地第41号墓出土。高13厘米,口径17.3厘米,壁厚0.4厘米。夹砂灰褐陶,敞口,圆唇,束颈,鼓腹圜底,肩腹单耳,口沿有流。
18424
知识出处: 阿克苏文物图册 | 类型: 器物
汉代,石膏, 1985年温宿县包孜东墓地第 41号墓出土。最小直径 0. 5厘米,最大直径 1.5厘米。由2颗骨珠,7颗石膏珠,1颗铃形石膏坠组成。
18425
知识出处: 阿克苏文物图册 | 类型: 器物
汉代,石质、炭精, 1985年温宿县包孜东墓地第 41号墓出土。化妆棒一个长 6. 7厘术,宽1. 2厘米;另一个长 5. 2厘米,宽1厘米;眉石最宽 1. 5厘米。化妆棒呈圆锥形,尖部呈钝形。眉石上有穿孔,有磨损的凹槽。
18426
知识出处: 阿克苏文物图册 | 类型: 器物
汉代,青铜, 1985年温宿县包孜东墓地出土。直径 5. 8厘米。圆形,反转形虎纹,镂空铸造。
18427
知识出处: 阿克苏文物图册 | 类型: 器物
汉代,青铜, 1985年温宿县包孜东墓地。长 3. 3厘米,宽1. 9厘米。铸造工艺,对羊呈 “S”形,弯角,镂空件,背桥形扣。
18428
知识出处: 阿克苏文物图册 | 类型: 器物
汉代,泥质灰陶,温宿包孜东乡包孜东古墓第41号墓出土。壶全长35.5厘米,高27.5厘米。手工制成,外形酷似一只鸭子。嘴部为流形口,壶背上有凸起的棱状,似鸭子的翅膀。
18429
知识出处: 阿克苏文物图册 | 类型: 器物
汉代,夹砂灰陶模制。 1977年库车县龟兹故城出土。长 20厘米,宽 11. 5厘米,厚 1.9厘米。
18430
知识出处: 阿克苏文物图册 | 类型: 其他
汉代,青铜,新和县羊达克协尔古城出土。高3厘米,底座 3×3厘米。钮为卧驼,印座呈方形,印文阴刻篆书 “常宜之印”四字。
18431
知识出处: 阿克苏文物图册 | 类型: 其他
晋代,铜, 1978年新和县玉其喀特乡来合曼古城出土。高2. 9厘米,长2. 3厘米,宽2.2厘米。卧式侧立狮子,印呈方形座,阴刻篆文“常宜之印 ”,印钮为镂空雕刻。
18432
知识出处: 阿克苏文物图册 | 类型: 其他
东汉,青铜,沙雅县央达克协尔古城出土。高1. 5厘米,印座 1. 6 ×1. 6厘米。桥形钮,方印座,印文无法识读。
18433
知识出处: 阿克苏文物图册 | 类型: 其他
汉代,铜质,卧羊纽,印座呈正方形,新和县玉奇喀特古城出土。边长3.5厘米,厚1.5厘米。印底部刻字,上下各三字,阴刻篆书“汉归义羌长印 ”。两汉时期,西域地区有羌人居住,这枚印是东汉政府颁发给当时驻在龟兹地区的羌族首领的印信。
18434
知识出处: 阿克苏文物图册 | 类型: 正文
汉代,黄铜质,桥钮,呈正方形,新和县玉奇喀特古城出土。边长1.3厘米,印高7厘米。桥纽中部带孔,便于穿绳系物,孔径0.6厘米,印底面刻3行文字,阴刻篆书“李崇之印”。李崇为新莽时期西域都护。公元16年,王莽派新任都护李崇率军进入西域,与龟兹...
18435
知识出处: 阿克苏文物图册 | 类型: 其他
晋代,同,1981年新和县托甫墩古城出土。高2.7厘米,长3.7厘米,宽2.4厘米。纽孔长径2厘米,孔短径1.7厘米。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