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042 条 74 / 1337
1096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 类型: 正文
《[光绪]鄞县志·卷二·风俗》载:“三月十九日,鄞俗以为太阳生日,各寺庙设醮诵经。新增。案《玉芝堂谈荟》十一月十九日日光天子生,《时宪书》亦同,独吾乡在三月十九日。” 《[民国]定海县志》第五册《方俗志》载:“三月十九日,各寺庙设醮诵经。相...
1097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 类型: 正文
《[民国]台南县志》则在民间仪式方面记载得较详:“太阳公生(十九日),此日是‘太阳神诞’。家家户户于早晨,在庭前向东方设置香案,上置拜具一式,前列糕制小型猪九只、羊十六只为祭品,于是妇女们点烛焚香,望太阳礼祭。究其由来,据说在清统治下的明之...
1098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 类型: 正文
中国古俗即有太阳神信仰,又称太阳菩萨。因朱元璋初起事时,曾加入明教(白莲教),日月为明,故国号“大明”。清初因明崇祯帝罹难,为避免清廷追究,故俗称太阳菩萨,朱天菩萨。由此可知,太阳日在清代为追思崇祯帝罹难之纪念日,遗民为避清廷追究,即以信奉...
1099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 类型: 正文
本文内容描述了(一)七夕来源初探,(二)七夕与情人节无关,(三)七夕——姑娘节。
1100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 类型: 正文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大部分跟我国远古时期的数字崇拜有关。因此,自历法形成之后,数字相叠的日期也就成了人们心目中迈不出的一道坎,在这个日子里顶礼膜拜成了人们的共识,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俗,也就是节日。最明显的就是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1101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 类型: 正文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七夕的传统节俗,从一开始,就找不到爱情两个字,如把这一天定为“中国情人节”, 则缺少文化内涵。
1102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 类型: 正文
如果端午节和中秋节是出嫁女儿为主的“女儿节”,具有地方性特色的话,那么“七夕”应该是在家女儿的“姑娘节”,更具有全国性。
1103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 类型: 正文
因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日,触景生情,相会时短,刚会面即别离,难免涕泪。初六这一天,台州各地妇女先将采来的七色鲜花散落在水盆上,然后在供桌上陈列时鲜果品,对天焚香祈拜,后将水盆置放在庭院天井中、或屋顶上,承接夜露,称为“接牛女泪”。第二天...
1104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 类型: 正文
是旧时台州人童年记忆中难以抹去的情趣。那时还没通电, 夏夜乘凉,屋子里闷热得慌,大家一吃完晚饭,就拎着草席来到了空旷的地方, 如院子、晒场,小孩子们静静地躺在草席上,仰望头上那白白的云似的飘带,听大人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末了,大人们会神神秘...
1105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 类型: 正文
旧俗七夕有个奇特的“七姑娘”仪式。这个仪式由七个姑娘组成,并非每人均有这个资格,她们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七人必须为人善良,而且要贞洁守道,要自愿参加。望星斗前七姑娘须用银汤洗身,洁身后方可以望星斗,同时每七人一组的姑娘群均伫立在不同地方。望...
1106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 类型: 正文
旧俗未佩耳坠的女孩子要在这天打上耳孔,穿上丁香(耳环);端午节系在女孩子手臂上的五色彩线也要在今晚解下,扔到屋檐上, 据说可以让喜鹊衔去搭桥。
1107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 类型: 正文
三百多年前,太平县(今温岭市)石塘、箬山一带的居民从福建惠安、泉州等地迁入,闽南民间称织女为七娘妈,认为是小孩的保护神。七夕为七娘妈生日,家家户户祭拜织女,并供奉玩偶,祈愿小孩平安健康。这一闽南盛行的七夕习俗带入石塘一带,因该地区相对封闭的...
1108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 类型: 正文
本章包括第一节四月八日牛生日,第二节六月初六狗洗浴。
1109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 类型: 正文
台州四月八日为“牛生日”,不同于我国其他地方的“浴佛节”。
1110
知识出处: 台州节俗概说 | 类型: 正文
台州风俗,四月初八这一天,要吃乌饭麻糍。人们采山中的乌饭树嫩枝叶。乌饭树,学名南天烛,灌木,秋时结黑色细如蚕豆的果子(也叫乌梅),可食。清代医家、武进人杨时泰《草述钩元》载其药性:“味苦。微涩酸。气平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