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
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
机构用户
聊城市海源阁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16260条
基础文献
7条
析出资源
726条
图表
1254条
人物
6125条
机构
1583条
事件
5183条
地名
248条
专题
667条
作品
451条
实物
16条
知识出处
全部
聊城百科全书
聊城年鉴
聊城地区志
聊城年鉴2006
聊城年鉴
聊城古今五千年
聊城人物大辞典
检索条件
共 16260 条
1024
/
1084
15346
阳谷谷山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
类型:
艺术
阳谷谷山调 民间曲艺形式。原名“越调”,1980年定为现名。阳谷县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其曲调优美,节奏活泼,韵味浓郁,风格独特。演唱时多是艺人手持三弦,腿系节子,自弹自唱,也可加入二胡、洋琴等乐器,用小乐队伴奏。传统曲目有《杈裙子》、《猪八戒...
15347
茌平南城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
类型:
艺术
茌平南城调 民间曲艺形式。原名“四平调”,早年从高唐传入,后经艺人桑运昌加工创新,称“如意调”。又经夏亮修长期艺术加工,自成一个曲种。因夏亮修是在平城南夏庄人,故自命名为“南城调”。南城调形式简单活泼,乡土气息强烈,流传于在平城南乡村。演唱...
15348
高唐四平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
类型:
艺术
高唐四平调 民间曲艺形式。也叫“老四平调”、“丝调”,主要流传于高唐、临清、夏津、禹城一带,在曲艺分类中属于杂曲类。曲调较为简单,基本上是4个乐句的重复,但旋律优美,适宜抒情,演出形式灵活,艺人可自弹自唱,也可以加小乐队伴奏,分角色演唱。主...
15349
临清架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
类型:
艺术
临清架鼓 民间器乐。古称羯鼓,因多为庙会接神送佛演奏,故而念白为架鼓(架,指神佛乘坐的銮架)。始于唐代。清朝末期至中华民国年间,临清以南坛奶奶庙架鼓会、碧霞宫庙架鼓会、行宫庙架鼓会最为有名。临清架鼓声音铿锵有力,节奏变化无穷,给人以美的享受...
15350
临清古筝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
类型:
艺术
临清古筝 民间乐器。临清金郝庄是“金派古筝”的发源地。明万历年间,该地的古筝即以声纯韵正、古朴典雅而闻名,世称“金派”。清朝末年至中华民国初期为鼎盛时期,全村时有=筝者10余名,其中以金灼南成就最著,声誉最隆,其作品《渔舟唱晚》被公认为古筝...
15351
鼓吹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
类型:
艺术
鼓吹乐 民间器乐演奏的主要形式之一,素有“山东北路啖呐流派”之称。风格刚健有力,粗犷豪放,刚中有柔,柔中有刚;音色变化多样,能出现三弦音色的强音和箫一样的柔音音色。每逢年节、婚丧嫁娶,多有鼓乐队演奏,演奏时大都是合奏。乐器组合主要有喷吶、笙...
15352
劳动号子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
类型:
艺术
劳动号子 民歌。主要有“打夯破号”、“黄河破号”和“运河号子”。黄河硪号流传在阳谷、寿张一带,是劳动人民与黄河水作斗争及修堤筑坝唱的硪歌。主要有《二板号子》、《程号》、《小了了号》、《爬山虎》等40余首,高夯用的“咳咳呀”及平夯用的“平调续...
15353
柳林花鼓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
类型:
艺术
柳林花鼓 民间秧歌。主要流传于冠县柳林一带及东昌府区与临清市的毗邻乡村的民间歌舞。它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原为寸跷秧歌,以花鼓作为主要演出道具,以鼓舞的技巧展示其独特的风格。其他伴有伞、锣、鞭等,与鼓融为一体,形成粗犷豪放、热情欢快的风格。其...
15354
伞棒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
类型:
艺术
伞棒舞 民间舞蹈。流传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梁水镇梁闸村一带,是以“伞”和“棒”为表演主体的秧歌舞蹈。形成于明末清初。伞棒舞一般在春节表演,婚丧嫁娶、庆典活动也时有表演。表演时,以伞开场,引诸角色入场,有伞棒对舞、伞独舞和棒舞的集体表演;另有以伞...
15355
龙湾龙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
类型:
艺术
龙湾龙舞 发源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古楼办事处龙湾村,始于元代,盛于明清。以场面壮观,动作难度大,色光声乐为一体而著称。清康熙、乾隆南巡时曾多次观看并传旨进京表演。龙湾龙舞有二龙戏珠、龙窜桌、青龙斗白龙等数十种舞法。舞时打击乐和口哨拟龙吟龙吼,情...
15356
火狮子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
类型:
艺术
火狮子舞 道具舞。流传于莘县城关镇,源于莘县十八里铺乡鞠屯村。它是农民祭春求雨的一种祭祀形式,故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晚上表演,意在以火狮子激起龙王下雨灭火的情致。表演前,先用“火纸”搓纸捻,再用细绳将纸捻编织在一起,缀于数块木板上,组成纸...
15357
五个秃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
类型:
艺术
五个秃 道具舞。一种别具一格的民间舞蹈形式。流传于东阿县铜城镇卜庄村,为北宋年间孙禾创编。孙禾为河南开封人,十多岁即成为孤儿,以乞讨为生,因被富豪烫伤头皮,毛发脱落,成了秃子。他用葫芦仿造自己秃子的模样做成头型,自编自唱,先博得人们的欢娱,...
15358
姜老背姜婆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
类型:
艺术
姜老背姜婆 道具舞。流传于在平县城关镇前曹村一带。清朝同治年间,在平马沙窝村最早岀现这种舞蹈形式,当时仅限于踩街、撂场,属小荡子类。前曹村戏曲老艺人曹老八经过潜心研究,编入简单的故事情节,采用河北梆子曲调演唱,并从道具、造型、动作等方面进行...
15359
五鬼闹判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
类型:
艺术
五鬼闹判 道具舞。流传于临清市区的一种面具舞蹈,俗称判子会。相传,明代初年从江苏南通传播而来。五鬼闹判是5个手执琴、棋、书、画、伞的小鬼闹判官(镇鬼之神钟馗),在纷闹中判官明察秋毫,指挥若定,驱恶扬善,刚正不阿。清宣统年间,临清的五鬼闹判与...
15360
杠箱舞
专题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聊城百科全书
|
类型:
艺术
杠箱舞 亦称杠箱会,也称响铃会。铃箱内由大、中、小铜铃搭配吊装置成,其大铃如罐、小铃似盅,响声各异。踩街表演时,大铃音箱由前后4人双杠肩抬,小铃音箱由2人抬杠。杠肩花样有颤肩、内肩、跳肩等,箱内大、中、小铃撞击作响,高低各异,悠扬悦耳,几里...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