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219 条 616 / 682
9226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 类型: 民俗
借助电视荧屏或广播,于春节期间为亲朋好友点上一首歌,传递真情,表达心意,送去祝福。
9227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 类型: 民俗
向亲友拜年,让鲜花礼仪店的礼仪使者送上一束鲜花,或是自己亲手送上花篮,免去过去拜年的大包小包,表达了特别的情怀。
9228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 类型: 民俗
近年来,一些报刊杂志在春节前后,开设“大拜年”、“亲人祝贺”之类的专栏,供单位向大众“大拜年”,也可让个人为亲友送去祝福。
9229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 类型: 民俗
拜年送礼物,近年很多以精美的书籍或书画作品,代替传统的名酒、保健品和糕点等,
9230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 类型: 民俗
元旦或年节前,选用设计精美的贺卡或明信片,亲笔写上新年祝词寄送给亲友。
9231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 类型: 民俗
电脑的普及和网络信息的发展,为网络爱好者开辟了新的拜年方式,发个电子邮件或通过QQ聊天室致以新年祝贺。
9232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 类型: 民俗
清明是传统的祭奠已故亲人的节日,现在学校师生和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清明节来到烈士陵园或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缅怀先烈。
9233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 类型: 民俗
情人节(2月14日)和圣诞节(12月25日)原是西方人的节日,90年代以后,也受到城镇年青人的青睐。赠送鲜花、礼物,到歌舞厅、卡拉OK厅跳舞唱歌,或到饭店酒家聚会。
9234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 类型: 民俗
经济发展促进人员流动,本地人出县跨省做生意或者打工,外地人涌入武义设厂开店或者打工,本地和外地的青年男女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因此,“远亲”结婚逐渐风行,千里婚缘,外地新娘或者新郎,在本地已经常见。
9235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 类型: 民俗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年代,农村和城市差距大,居民户口与农业户口通婚是件难事。90年代以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繁荣,农村与城镇的距离日趋拉近,居民户和农业户的差别逐渐消除,农村姑娘嫁给城里小伙子,乡下男子娶城里老婆已成常事。
9236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 类型: 民俗
过去,寡妇再嫁被视为丑事,多子女或经济困难的寡妇,再嫁更难。现在观念在改变,寡妇再婚显得很平常,上门求亲的有丧偶者,有离婚的,也有不少未婚男子。
9237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 类型: 民俗
过去,由于陈旧观念的束缚,老人丧偶后再婚阻力大,改革开放后,老人再婚已不再被歧视,城里老人有再婚,农村农民再婚也不少。 集体婚礼新风尚90年代开始,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多次组织了不同规模的集体婚礼,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为新婚男女证婚,并且向...
9238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 类型: 民俗
长期以来武义一直实行垒坟土葬的殡葬制度。90年代末,县政府投资兴建了武义殡仪馆和公墓,实行殡葬制度改革,全面推行遗体火化新风尚。
9239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 类型: 民俗
武义县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现在已基本成为育龄夫妇的自觉行动。农村户口第一胎男孩者,不再生育第二胎,第一胎女孩者经申请可以生育第二胎。
9240
知识出处: 武义县志(1986-2005) | 类型: 民俗
俗语“积谷防饥,生儿养老”,50年代末,各地开始创办起敬老院。90年代中后期,敬老院的体制形式有了新的变化。2004年,县民政局重新布局整顿了全县的敬老院,现在全县有5个中心敬老院。敬老院由县民政局主管,经费以县财政解决为主,适当向乡镇、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