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10133 条 4 / 676
46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作者认为自己前世可能是明月,今生红尘经历只是逢佳节思念亲人,生病时学懒人也无妨。作者认为自己天生仙佛样,头衔自署太平民,洗儿母尚前因话荷芰。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47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作者认为自己作为风流的诗酒人,错意功名成幻境,现身仙佛悟前真。几生修到梅花格,小住休谈絮果因。趁此荷风凉气爽月阴私祝一觞春。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享受生活的态度。
48
重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述了滕王阁和项王台的古今兴衰,以及重阳节的胜景。
49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作者用“料理诗牌与酒壶”、“昨宵秋意”、“药炉勾庚火”、“藤榻粘遁甲符”等形象描写了自己在此情此景中的生活状态。而“睡足梦阑”、“夜凉坐久”、“落庭梧”等形象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早...
50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种植兰花并猜想其不开花的原因。作者在山馆中栽种了春兰,并经常浇灌、猜想,但由于山馆春寒,兰花迟迟未开。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花卉生长和气候变化的细致观察和感悟。
51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佳节逢雨的寥落景象,青天少月,牛女相会无期。作者感叹秋天的寂寥,以及人们的多情。双星恨也消。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七夕佳节的独特感悟和对爱情的思考。
52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述了多雨天气对生活和自然的影响。作者提到天气的炎热潮湿使人感到不舒适,雨天太多会使台阶潮湿,庭院中虽然没有竹子,但暑气仍然难以消散。作者提到自己的衣服被雨水淋湿,诗砚也难以磨好。最后一句提到溪田早涨的波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关注...
53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懒散生活的态度和享受。作者认为学懒需要费心思,但书中自有睡功。虽然诗腔很好,但宜轻读。灯蕊未图待细扶,帐只半垂心便静。枕教横卧影俱孤,间来笑问诸烟客。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懒散生活的享受和自在心态。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独...
54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作者用“茫茫履迹共衣香”、“十载情怀费较量”等诗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慨。作者提到山峰秀丽、江水湍急,夕阳钟声、春雨船影等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感受。最后一句“此去天台九十里,桃源何处问渔郎”,表...
55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绘了踏青随意到山家的场景,以及谷雨时节的新鲜气息。作者提到酒渴逢人便开荃检,表达了对生活的享受和自在心态。最后一句“借问当炉红粉女,青钱曾否许侬賒”,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自在心态。
56
緖言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本文是关于一个家族修宗谱的。作者任俊是槐里第十五世孙,他看到先贤留下的八景诗和竹枝词,非常羡慕。他觉得自己学识空疏,不能妄参末议,但又想为家族的八景和竹枝词留下一些自己的看法。因此,他写下了八景七律八章、竹枝词七律八章和七绝十四章。他希望这...
57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绘了日落西山,临溪灌足,纵横渔火,突蛙岩开绿波的景象。诗人呼朋携酒,共同欣赏清光乐更多。
58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绘了元岭樵夫结群伐木,穿林挥斧,不畏困难,尽情唱歌的场景。表达了樵夫辛勤劳动、忘却疲惫的乐观精神。
59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晶莹剔透的奇石,远看近观皆美。诗中还表达了珍惜时光、追求功名的情感。
60
知识出处: 大里王氏宗譜 | 类型: 正文卷目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东山,远望高阁,听着书声和落花的场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先儒和后起之秀的赞美,也表现了对学术传承的关注。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