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023 条 1157 / 1335
17341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民俗
子穿孝服,到河边买水,为死者沐浴。
17342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民俗
死者穿戴后由亲人抬上门板搭成的灵床,相冲克者回避。
17343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民俗
女、媳等,早、晚及宾客送奠仪时在灵堂哭灵,焚纸马、冥锭。
17344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民俗
死者入棺时亲属放声大哭,入棺后供祭,称“祭材头”。
17345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民俗
开丧请和尚、道士做法事,一般做法事一天或三天。
17346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民俗
择吉辰起棺,起棺时孝子拉住棺绳,抬材者口呼“留材”,后退三步。出殡沿途散飘纸马,孝子、孝孙“护材”,女、媳在材后哭送。
17347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民俗
封冢时在墓前“祭坟”,风水先生撒“五谷”,孝子接取,提灯返回。送葬后,人人挂红而归。
17348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民俗
下葬后送火种三次。
17349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民俗
长者死后百日祭祀,称做百日,满一年,叫做幽年。社日,持竹枝至坟周围顺拖三圈,倒拖三圈,谓之拦蛇。
17350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民俗
新中国成立后,移风易俗,旧俗渐废,以开追悼会悼念死者。20世纪70年代后,殡葬改革,城镇改土葬为火葬。
17351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民俗
由一村或数村组成,筹集资金,设头首负责督修道路、凉亭事宜。
17352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民俗
组织形式与路会同,负责修建、管理桥梁。
17353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民俗
暑会,有专人在凉亭、佛堂等处施茶,施茶人一般为孤贫老者,生活由茶会解决。
17354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民俗
有扛班、背班、盐班、货班之分,埠班为股份世袭制,按股份多寡,次序先后搬运货物。新中国成立后废。
17355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2008 | 类型: 民俗
由一村或数村联合组成,负责修造、管理渡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