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20023 条 1148 / 1335
17206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 类型: 民俗
俗有父死叔伯为大,母死娘家为大之说。母死,孝子至舅家下贵报丧。娘家闻耗送祭,孝子领子女孙媳至门外跪接。做功德时,孝子及子媳等持香至门外跪接,并唱《接娘家》哀歌。学过师的(即做过阳活人功德)长者亡故,称“亡故仙师”,床前置香炉,头戴头冠,穿赤...
17207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 类型: 民俗
长者亡故,设功德场,悬绿、白色孝联二十四幅,扛棺至功德场,置灵堂。做过阳者,需置“师爷间”,内悬“祖图”,其过程分“请神安祖”、“出白朝祖”、“行门烧香”、统兵过十王殿唱《功德歌》、结尾等,间夹以歌舞。
17208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 类型: 民俗
子孙围绕锅台,为死者炊饭,有持香唱《炊孝饭歌》者,有持金竹频频击甑者。以蒸气逸出,人必吉利,炊好孝饭,由孝子盛饭,上插纸筷,供祭。
17209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 类型: 民俗
亲人送“大祭礼”一副,有猪头、鸡、黄豆、白米、纸马、红烛、香、黄酒等样礼品。亲戚朋友送“七礼”一副,有鸡、猪肉、黄豆、白米、黄酒、纸马、红烛、香等礼品,本族同村或异族邻村的好友送“烧香礼” 一副,有白米、纸马、红烛、香等。
17210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 类型: 民俗
除在村头、路口路祭外,边走边唱哀歌,直到墓地。旧时有火葬之俗,后为土葬。
17211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 类型: 民俗
除夕做麻楼,吃去部分,余置谷柜,至正月半取食,称“隔岁有余”。
17212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 类型: 民俗
除夕夜,灶前火炉膛里烧着树根或粗柴,叫”煨大猪” 。
17213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 类型: 民俗
正月初一,小孩至竹林摇竹,意为能同毛竹一样长得快。
17214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 类型: 民俗
正月初五早期,由男人马屋里打扫出来的垃圾装入簸箕,点燃香烛,送到村外倒掉,并烧纸马,称“送年”。
17215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 类型: 民俗
春节期间,同村各畲户请五十岁以上逢十年纪的长者吃饭,称“吃寿饭”或“上十饭”,他村亲蝕礼贺寿。
17216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 类型: 民俗
春节来客,入夜对歌,男客女对,女客男对,老少助兴至凌晨,称“唠歌”,也称“夜歌会”。
17217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 类型: 民俗
农历四月初八为“牛节”,是日牛不耕田。
17218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 类型: 民俗
农历五月初五为“五月节”,以茜草煮蛋,蛋壳成红色,给小孩吃。
17219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 类型: 民俗
农历九月初九,过重阳做麻磁、炊九层糕。
17220
知识出处: 莲都年鉴 | 类型: 民俗
农历二月初二日,设坛祭祀土地神,或以祭品端至田头地角祭祀,祈求丰收。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