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61386 条 3920 / 4093
58786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建筑
普安寺在县治西南0.25公里处,介于潭陂桥和巴山门两村之间。(今一中大院内)唐贞元二年(786),僧人守熊建,名地藏普安寺。北宋乾德甲子年(964),县人邓进、邓亮、邓逵兄弟重建。宋开宝间(968—975)改名普安寺。建炎间(1127—11...
58787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建筑
东林寺在朝天门内(今造纸厂地址),宋时建,额“虎溪”。原为乐史读书之所,后乐史为官,施田修寺。宋嘉祐八年(1063)重建。绍兴间(1131—1161)寺内僧侣为禅宗派,内有罗汉松高数丈,相传为乐史所植。清同治间,寺犹存。
58788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建筑
龙济寺位于礼陂桥西北2.5公里的“学士山”之巅,唐天祐元年(904)建。寺前有1大院,两侧各构僧舍1排,可容居百余人。舍后为正殿,殿内塑有各种佛像,颇为雄伟。寺后有古泉井,东侧山峰上有跑马场,场下有系马桩。寺周苍杉、绿竹繁茂,宽广约20亩,...
58789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建筑
观音岩寺位于许坊乡的石背村,宋宁宗庚申年(1200)黄镇鼎建。清同治四年(1865),黄镇支下子孙重修。寺山门塑有弥勒、韦驮二佛,中为观音殿,阁3层,上层塑普航真人像,中层塑千眼千手观音像,下层塑罗汉500尊,全殿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观音殿...
58790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建筑
善修观,在巴山镇的兄弟进士坊左。西晋元康间(292—299)建,名永崇观。北宋宣和间(1119—1125)改为善修观。南宋开僖间(1205—1207)建藏经阁,清代存。
58791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建筑
玉清观在巴山镇桥北的道堂岭。唐中宗时(705—709)建,名景云观,后重修。北宋祥符间(1008—1016)改为玉清观,明洪武末(1398),道士傅自诚重建,清代存。
58792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建筑
邓林观在黄洲桥南岸下流数十步,创始无考。明万历丁亥年(1587)由木观、邹亢等重修,民国期间改为民房。
58793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建筑
无为观旧在西耆潭陂桥(今属石庄乡),北宋宣和间(1119—1125)改名义兴观,谢公旦筑书室在其侧。后徙观于东耆小巷下。明洪武初改为社学,神像遂毁。
58794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建筑
开元观在巴山镇西南约2.5公里处的恭华山。唐朝前,建有浮邱、王、郭三仙祠。至唐开元中(713—741)改为开元观。元朝至正壬辰年(1292),毁于兵燹。明洪武间,施主吴用高出资重建,构法堂、中厅、西庖。宣德乙卯年(1435),县人集资鼎建仙...
58795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建筑
凌云观位于县城南1.5公里的北塔山,始创年代无考。初名北华观,宋宣和间改为凌云观。元至元十三年(1276)遭兵乱,毁为荒墟。明洪武中,有招隐堂道士戴洞元重创,构仙殿、走廊、仓库、厨房、并塑华盖三仙、法主救苦天尊、天官、土地诸像,由洞元道长主...
58796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建筑
紫竹游宫位于城南南阜山,建期无考。民国二十八年改为忠烈祠,供祀抗日阵亡将士灵牌,50年代初期毁。
58797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建筑
谌母殿位于城南南阜山之巅,祀谌母,每年农历四月举行庙会。建国初期拆除。
58798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建筑
浮沤阁位于城南大南门外,邻崇凤公路左侧,有小溪穿流阁内。阁内供塑像,有斋人住持。1958年拆除。
58799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建筑
万寿宫位于城南东隅(今交通局后面),清末建。内分为3幢,前幢构戏台,中幢为正殿,塑许仙真君像,后幢为道房,两廊罗列各种塑像10余尊。1950年改为国家粮仓。60年代,设拖拉机站,今为交通局车库。
58800
知识出处: 崇仁县志 | 类型: 建筑
天后宫位于城南方家路,今玻璃厂西侧,建期无考,现已改为民房。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