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共 50126 条 3311 / 3342
49651
知识出处: 只楚村史 | 类型: 其他
大嘴子山:位于金家岭东北400米处,海拔239.3米。山顶西有石崖,曾开采石场。因远眺其形似嘴而得名。山上多松、黑松、剌槐、野桃等。以山顶分水岭为界南坡属只楚村。
49652
知识出处: 只楚村史 | 类型: 其他
王家岭:位于大嘴子山东南100米处,海拔235米。原属王家所有而得名。山上多黑松、松、刺槐、杨树等。
49653
知识出处: 只楚村史 | 类型: 其他
牟家大顶:位于王家岭东南200米处,海拔242米。原属牟家所有而得名。山上多松、黑松、柞、剌槐、杨、野桃。西坡属只楚村。其顶部有军事工事遗址,1947年国民党军队占据烟台时,曾在此修筑碉堡、挖掘战壕。1948年二次解放烟台时,不战而退所留。
49654
知识出处: 只楚村史 | 类型: 其他
官茔岭:位于牟家大顶偏东南处180米处,海拔231.3米。旧时,山下埋一举人,有石碑,有疑冢。山上多槐、松、黑松、野桃、野杏、杨树、棘树。现此西山脊为只楚与孙家庄村山界。
49655
知识出处: 只楚村史 | 类型: 其他
道士帽子山:位于官茔岭南侧,海拔224米。山顶较宽平,远眺如道士帽子形,故名。顶部有槐树林,多杨树、黑松等。
49656
知识出处: 只楚村史 | 类型: 其他
搁石顶:位于道士帽子山南600米处,海拔227米。山顶原有一大两小三块巨石,垒如板凳,故又名板凳山。山上多松、槐、柞、板栗等。传说很早以前,两神仙于此比神通,其一以席篾挑三块巨石走到此,搁成板凳状以小憩,然后拂手而去。
49657
知识出处: 只楚村史 | 类型: 其他
蛇母顶:位于搁石顶东南1300米处,海拔327.5米,是当地最高峰。传说蛇蟒秃尾巴老李之母死后葬于此,故名。其山东有只楚村的80亩飞地。
49658
知识出处: 只楚村史 | 类型: 其他
大母山:位于搁石顶西600米处,乳子山南1500米处,海拔146.2米。芝水村东小山上有龙王庙,庙后有龙母塑像,据传龙王之妻为山下人,死后葬于此,故山名为龙母山,俗称大母山。大母山北麓原有只楚村民的土地,50年代人民政府调整"插花地"时,调...
49659
知识出处: 只楚村史 | 类型: 其他
金刚顶:位于村东南200米处,海拔26米。顶东50米处原有金刚寺(又称只楚寺),故名金刚顶。现化工路越顶而过,顶东即为烟台化肥厂。
49660
知识出处: 只楚村史 | 类型: 其他
棕壤性土分布在山地丘陵中上部的荒坡岭上。在成土过程中,因水土流失的附加过程而形成的一种粗骨性土壤。土壤发育年龄较短,土体发育不完整,无深土层、表层以下即为半风化母岩;土层浅薄,一般小于30厘米,土地质地粗,砂砾含量高,肥力低,生产性能差,目...
49661
知识出处: 只楚村史 | 类型: 其他
棕壤棕壤亚类是棕壤土类的典型代表,俗称黄堰土,分布在低山丘陵的中下部,棕壤性土亚类之下,坡麓梯田即属此亚类,其性态特征如前所述。本亚类只有黄堰土一个土属,按通常习惯命名,主要包括中层黄堰土、黄堰土、死黄堰土等5个土种、棕壤亚类具有适耕期长,...
49662
知识出处: 只楚村史 | 类型: 其他
潮棕壤俗称潮黄土,形成于山前泊地上,其地势平坦,潜水埋深3.6米,含量较丰富,水质良好。由于地下水参与成土过程,故有明显的潮化作用。土层深厚,剖面中下部分可见因地下水的上下运行所形成的色泽鲜明的铁锈斑纹。潮棕壤在农业生产上限制因素较少,是高...
49663
知识出处: 只楚村史 | 类型: 其他
大沽夹河:位于本村西部,是现芝罘区、福山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界河,因东西两大支流汇合处呈夹子状而得名"夹河"。西支清洋河,又名内夹河,发源于栖霞市的翠屏山,由西南向东北流经栖霞市、福山区汇入干流,全长65公里,流域面积1176平方公里。...
49664
知识出处: 只楚村史 | 类型: 其他
区河:原名曲河,位于村西400米处,发源于西牟与西玉两村庄之间,全长9.6公里,流域面积34.1平方公里,河床宽10—25米。 由于河床源于古河道,地势低,河道弯,排涝困难,解放后多次重点治理,1974年春拓展加宽,1982年秋进一歩加宽拉...
49665
知识出处: 只楚村史 | 类型: 其他
季节性村河:雨时,曹家山南麓、牟家大顶、道士帽子山沟壑之水,顺南沟(东沟上游)沟底河床蜿蜒西下,形成季节性河流。在本村大街西段与来自花地沟沟底河床并沿只楚村后街西下转南的山水汇合西流,穿过村西烟潍公路原有的双洞石桥流入区河,转向西北流入哈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