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110204条
基础文献
215条
析出资源
75664条
图表
24366条
人物
1439条
机构
689条
事件
6143条
地名
91条
专题
354条
作品
716条
实物
527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共 110204 条 7284 / 7347
109246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其他
特日勒格:一种用绸缎或绒布做的袍子,长至脚面。一般将特日勒格穿在里面,用绸带扎紧腰身,外边套上才格德格,不扎腰带。
109247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其他
鞋子: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
109248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其他
帽子:戴帽是蒙古族的一种习惯。但各地区的帽子也有地方特色。巴音布鲁克蒙古族的帽子顶高边平,里子用白毡制成,外边饰皮子或将毡子染成紫绿色作装饰,冬厚夏薄。
109249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器物
“皮袋”蒙古语称“乌图”,用牛皮和山羊皮缝制而成。
109250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器物
笼头,蒙古语称“脑格头”,由毛绳或熟皮缝制,用来套在牧畜头上,以便管制和使牧畜。
109251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器物
脚绊,蒙古语称“图夏”和“却都尔”。是用熟皮或畜毛(牦牛,山羊,骆驼等长毛)缝搓,缝制而成的,是限制牧畜行动的工具,脚绊一般分双脚绊和三脚绊两种。
109252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器物
鞍子主要有马鞍,牛鞍,驼鞍。牛鞍和驼鞍为驮运物品之用具,一般由自己制作,简单结实,经久耐用。
109253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器物
鞭子,蒙古语称“麦拉”绳多用细皮衣条纺制而成,一般长约60厘米,警柄长20余厘米,牧民放牧是多扬鞭呼喊,但只是示警。
109254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器物
鞭子,蒙古语称“麦拉”绳多用细皮衣条纺制而成,一般长约60厘米,警柄长20余厘米,牧民放牧是多扬鞭呼喊,但只是示警。
109255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器物
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水泡软生皮,刮去油指,晾晒干后置于盐和达拉水(酸奶子)或拌了面粉的盐中,过几天将皮取出,稍干后刮鞣各处,后复多次,使其软如布。
109256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遗址
这座著名的王府是1919年满汗王叔父多布敦策楞车敏(五世生钦活佛)亲自设计的,取土尔扈特人认为最吉利的数字633为基数建造,由焉耆回族工匠刘师傅承揽建筑工程,于1927年建成,以代替当时土尔扈特人办事处呼青衙门。
109257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遗址
察吾呼沟古墓群。位于和静县城以西约40公里的戈壁滩上,距库尔勒市80公里。墓葬密集地分布在一断西部的三道山梁上,墓地东西宽70米,南北长210米,共有700余座古墓。察吾乎古文化是新疆迄今唯一经过系统研究的一个文化历史,是青铜器时代考古文化...
109258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遗址
在和静县城街心公园正中央,高高耸立着一座渥巴锡巨型塑像。雕塑立于1988年7月,高8米,宽1.5米,长3.5米,围栏6米6米见方,坐北朝南,白水泥雕塑。
109259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遗址
巴克辛库热建设于1936年,位于和静镇驻地以南3公里,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米,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109260
知识出处: 巴州文史 | 类型: 遗址
密宗学院,重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是满金(刚入庙的小喇嘛)学习佛法(即密宗)的地方。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